糖尿病患者应警惕糖视网膜病变

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由一双明眸之中我们可以看到整个世界,也可透过眼睛反应我们自身的状况。对于现在的青年人来说视力下降了,大多是玩手机久了。

对于老年人来说看不清东西,可能是老花眼了

但是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视力出现问题时,肯定是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简称“糖网”)了。

那么糖网到底是怎么回事?得了糖尿病就马上会得这个病吗?为此我们在这做出详细分析。

1

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糖尿病患者因为长期的糖代谢异常,导致视网膜血管发生病变、破裂、渗出,甚至导致玻璃体积血和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旦发生,最主要的就是影响视力,最终会导致失明。但并不是得了糖尿病就马上会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一般是在患糖尿病10-20年后才会发生。但有些患者确诊糖尿病才几年就出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其实大部分原因是我国的糖尿病患者在确诊时,往往已经患糖尿病多年了。

根据流行病学统计发现,我国是全球20~79岁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国家,约有万糖尿病患者,而年全球统计约有3.82亿例糖尿病患者。

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哪些症状?

出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患者,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会出现不同的视力表现,主要有:看东西重影、眼前有黑影飘动、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等症。

在起初时,很多糖尿病患者觉得眼睛不舒服,比如眼睛干涩,常以为是岁数大了都会出现,没太在意,到医院检查后才发现眼底有出血及渗出,而这时已经达到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Ⅲ期。所以,糖尿病患者不要等到出现视力问题才去查眼底,如果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患者还能够保存一定的视力,否则会造成失明的危险。

因此在这提醒所有的糖尿病患者及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群,一定要定期检查眼底,警惕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当然,糖尿病不仅会引起眼病,还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脏病、糖尿病肾病等,同样需要警惕。

3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级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六期:

Ⅰ期:眼底表现为微动脉瘤和微小血管有出血点,患者没有特殊不适等感觉;Ⅱ期:眼底有黄白色的“硬性渗出”和出血点,“硬性渗出”说明血管的通透性增大,大分子的物质,如蛋白质等会随着血浆漏出血管外,使患者感觉眼部不适或眼前突然有黑影等;Ⅲ期:眼底有白色“软性渗出”和出血点,表示微循环重度紊乱,血管破坏严重。患者开始出现轻微视力下降或视野异常;Ⅳ期: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玻璃体出血,患者视力明显下降;Ⅴ期:眼底有视网膜前增殖,即眼底有新生血管和纤维增生;Ⅵ期:疾病进步一进展,在Ⅴ期基础上出现视网膜脱离,患者视力受损严重,甚至失明。

其中I、Ⅱ、Ⅲ期为非增殖期(没有新生血管形成),Ⅳ、Ⅴ、Ⅵ期为增殖期(有新生血管形成),是在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的结果。

4

如何避免失明?

糖网致盲是不可逆的,然而这种失明的结局完全是可以避免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关键!

防治糖网需要三管齐下:对于糖网防治要从全身及眼部同时控制,全身要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

1.血糖控制要赶早

严格控制血糖有助于预防糖网的发生并阻止其进展。研究发现严格的血糖控制能减少四分之三的糖网发生,同时减少一半的糖网进展。因此全身的管理成本最低,获益最大。但是控制血糖要长期坚持,至少保证3年的良好血糖控制才能获益。对于年龄较大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目标要适当放宽,谨防低血糖的发生。

2.控制血压可以缓解糖网进展

糖尿病患者除了血糖之外,亦要控制好血压,研究表明血压控制可以缓解糖网进展。

3.血脂管理也和糖网密切相关

有研究表明:严格的血脂控制可使黄斑局部光凝及全视网膜光凝手术的需求下降30%。糖网防治的三个重要指标之一就有血脂,这也是很多人容易忽视的问题。

预防糖网发展至严重后果要越早行动越好!因此,要求糖尿病患者定期进行眼底检查。

王莉团队整理编辑

赞赏

长按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需要多少钱
白癜风专家讲解补骨脂注射液的副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wh/619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