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的审查与认定2015年2018
对于刑事诉讼法而言,证据的认定和审查是整个程序中最关键、最核心的环节。年、年法考主观题就给出了案情和一系列证据,让考生去判断犯罪嫌疑人是有罪还是无罪。
今天,小蓝将带大家一起看一个实务案例,希望能给大家的法考乃至今后的实务工作带来帮助,当然你也可以将之当成一个悬疑推理的挑战。
图片来源互联网,侵删10月23日23时30分许
黄某与其女友刘某在朋友家因打牌发生口角,后一同回到住处。
10月24日9时许
黄某离开住处回其父母家。
10月24日10时30分许
刘某的父亲上楼查电话线时发现刘某被害。
经鉴定,刘某系被他人扼勒颈部并用单刃刺器刺伤左颈部,致机械性窒息合并失血性休克死亡。死亡时间大约在24日1时许。
公安机关经现场调查、讯问黄某,并根据刘某死亡时间的鉴定意见,认为刘某被害时黄某始终在犯罪现场,系黄某杀害了刘某。
公安机关
公安机关认定上述事实的证据有:黄某的供述、刘某的父亲等证人证言、鉴定意见、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及有关查证情况的说明。
(1)现场勘验检查笔录和尸体鉴定意见、死亡时间鉴定意见等证据证明:刘某死于其住处,现场无第三人破坏性入室痕迹;死亡原因是被他人扼勒颈部并用单刃刺器刺伤左颈部,致机械性窒息合并失血性休克死亡,推断死亡时间约在10月24日1时许。
(2)被害人父亲、母亲及朋友等人的证言证实:23日晚黄某和刘某在朋友家打牌时发生口角,黄某扬言要杀了刘某,24日9时许黄某离开刘某住处,24日10时30分许刘父发现刘某被害死亡。
(3)黄某所供其从23日晚和刘某在朋友家打牌,到24日9时许离开刘某住处时遇见刘母及其之后的活动情况,与有关证人证言相印证。
上述证据表明,在鉴定意见推断刘某死亡的时间里,黄某是唯一在场之人,在黄某离开现场的短短一小时后,刘某被发现死亡,且案发前晚二人曾发生口角,从经验判断,黄某有重大作案嫌疑。
黄某辩解及辩护意见
黄某始终作无罪辩解,黄某承认其在案发前晚和刘某打牌时曾发生口角,说了“要杀死你”之类的话,但辩称其与刘其感情较好,当时只是随口说说,并非真有杀害刘某之心。
其离开刘某住处时,刘某还活着,正盖着棉被睡觉,其还让刘某早点起,否认是其杀害了刘某。被害人父母的证言也证实,黄、刘二人感情尚好,已到谈婚论嫁的地步,且早已同居在刘某家中。
侦查人员对现场勘验后,将刘某尸体移医院检验,公安部鉴定部门出具的物证检验报告和物证鉴定书证实,刘某身体中检出男性精子,其DNA基因型与黄某血样的DNA基因型不同。上述鉴定意见表明,被害人刘某在死亡前不久与男性发生过性关系,可以确认该男子并非被告人黄某。
本案在提起公诉前,共对刘某死亡时间作过三次鉴定,其中,第一、三份鉴定意见根据现场测量尸温为28℃,测量时间为24日13时,环境温度(现场室温)20℃,均推断刘某的死亡时间为12个小时左右,即24日1时许。第二份鉴定意见推断刘某死亡的时间与前两份鉴定仅相差1小时,为24日2时许。
公诉机关认为,在上述鉴定意见推断的被害人死亡时间,只有黄某与被害人在一起,没有其他人进入案发现场,故可推定系黄某作案。
辩方提出,上述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存疑。一是上述鉴定意见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时,未考虑死者当时赤身裸体、大量失血并置于非木质地板上等影响尸冷的重要因素。二是第一份鉴定意见记载,死者“尸斑分布于广体背侧未受压部位,淡紫红色,指压部分褪色”、“角膜透明”、“瞳孔圆形散大,直径约0.5cm”。根据法医学文献,上述尸体现象应分别出现于死后2~3小时、1小时以内和4小时以内。
问题:
1、根据上述证据,能否认定黄某犯故意杀人罪?
2、在故意杀人案件中如何认定证据是否达到“证据确实、充分”的证明标准?
解读:
01不能认定黄某有罪。本案存在以下三大疑点得不到合理解释和排除:
其一,被告人黄某始终作无罪辩解,仅因发生一句口角即认定黄某有人动机,证据不充分,不太合情理。
其二,在案证据不能证实从被害人刘某体内检出的精子系何人所留。刘某在死前是否遭受性侵犯,在其体内留下精子的男性是否就是作案人?现有证据无法排除此人有强奸杀害刘某的重大作案嫌疑。
其三,鉴定意见推断被害人刘某的死亡时间存在疑问。上述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存疑。上述鉴定意见根据尸冷推断死亡时间时,未考虑死者当时赤身裸体、大量失血并置于非木质地板上等影响尸冷的重要因素。
指控黄某杀害刘某的动机不清、证据不足,现有证据不能证实黄某实施了杀害刘某的具体行为,刘某体内的精子是何人何时所留、刘某遇害前是否被他人强奸等重大疑点不能排除。据此,应认定黄某无罪。
02“证据确实、充分”是我国刑事诉讼法中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明标准。
《刑事诉讼法》规定“证据确实、充分”应当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据证明;
(2)据以定案的证据均经法定程序查证属实;
(3)综合全案证据,对所认定事实已排除合理怀疑。
据此,证据在“量”上要求对定罪量刑的事实都有证明,在“质”上要求经过法定程序查证属实,据以定案的证据之间、证据与犯罪事实之间不存在矛盾或者矛盾得以合理排除,而根据证据认定犯罪事实的过程符合逻辑和经验规则,由证据得出的结论具有唯一性,才能达到“确定、充分”的证明标准。
说明
黄某故意杀人案作出无罪判决后,公安机关在对某案犯罪人方某进行DNA信息录入时,发现其DNA信息与黄某故意杀人案中所检测到的精子信息一致,最终经讯问,方某承认杀害了本案被害人刘某。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wh/13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