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漫改编中国四大名著,为何西游三国受追捧
提起日本动漫对中国名著的改编,大家最先想到的可能就是《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这两部作品,可以算得上是在日本的动画、漫画、甚至游戏作品中,被使用频率最高的名作了。
然而同为中国的经典“四大名著”,为何西游和三国备受青睐,《水浒传》和《红楼梦》就罕有改编创作的日漫作品呢?阿昴觉得,这主要是和作品本身的调性密切相关。下面就带大家来分析几个,影响改编选材的重要因素吧。
1.视觉冲击力
众所周知,日漫不同于美漫的最大亮点之一,便是优秀的分镜头语言。好的动画和漫画作品,往往有着非常出色的分镜头设计。
而热血的战斗场面,则更容易在分镜头上做出出彩的效果,令视觉冲击力大大提升,也能使故事的冲突表现得更加引人入胜。
虽然《水浒传》中也有很多拳拳到肉的精彩格斗,但比起《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视觉表现上还是有着较大的局限性的。水浒中的格斗多为市井巷战,且打斗情节相对比较写实。既没有《西游记》那样上天入地、天马行空的神仙妖怪互怼,又没有《三国演义》那样千军万马、万箭齐发的恢弘史诗场面。虽然也很适合制作成动漫或者格斗游戏作品,但是在分镜设计上想要出彩,要花费的心思需要更多,加上知名度又不如前两者,所以自然也就很少有制作公司愿意涉足了。
为数不多的水浒题材漫画《水边物语》其实阿昴觉得,若是有像井上雄彦这样画风的大师愿意尝试,其实《水浒传》里的故事,是不难呈现出超越《浪客行》这样的写实派佳作的。
《浪客行》至于几乎全是文戏的《红楼梦》(虽有部分打斗情节,但无法撑起主线),在视觉冲击这个话题上,只能先退出群聊了。毕竟,虽然日漫喜欢大幅度超越原作的改编,但作品的基本调性还是不会变的,所以大概也不会出现,把《红楼梦》改编成热血格斗动漫,这种挑战读者底线的作品吧。
2.故事的再创作空间
《西游记》的主线故事相对简单,讲的是悟空一行人保护师父唐三藏西天取经,在取经途中经历九九八十难,最终取得真经回归东土的故事。但世界观涉及了天、人、妖三界,且原作本身就是光怪陆离的神魔小说,可发挥的空间就非常大了,即便出现原作中没有的神仙妖怪和打斗情节,只要基调上合理自洽,故事能够自圆其说,也能得到读者的认可。
《哆啦A梦》里也有西游记的桥段再说《三国演义》,虽然故事的复杂性上远超《西游记》,且有着一定的历史基础,但也并不妨碍改编上的发挥。因为故事里有三大阵营,三分天下,视角相对中立,没有哪一方是绝对的正义或邪恶,所以改编作品可以以任意一个阵营为出发点,站在全然不同的立场上,以迥异的视角,展现完全不同的故事。
以曹操阵营为出发点的《苍天航路》相对还原的《三国志》同理,《水浒传》在故事的再创作空间上,就相对差了一些,且有着极强的悲剧性结局。虽然故事很热血,但结尾相对难以处理。如果停留在某一段高潮,弄不好就会被认为是虎头蛇尾;如果按照原作的思路走到英雄迟暮的结局,也会和作品一开始的热血基调相冲突。
左右都不好把握,剧本改编难度大,加上史诗感不强,又太过写实,同样也是知名度相对前两作稍逊,导致水浒题材的动漫作品相对较少。最有名的,恐怕也只能数在《中华小当家》里打酱油的“黑暗料理界”一众所谓的“梁山好汉”了吧。
《中华小当家》“一丈青”向恩而《红楼梦》的故事更不必说了,在中国尚且作为一门高深的学问“红学”存在,无法被轻易的解读,在日本就更不会有制作公司敢轻易对这部名著“下手”了。
曾有网友戏称《红楼梦》就是个轻小说调性的后宫番,有钱又有点弱弱的主人公贾宝玉,整天在一众妹子的修罗场中徘徊,却表示自己对恋爱并不感兴趣(误)?
知名后宫动漫《约会大作战》要是真的有动漫作品敢这样演,恐怕口碑在国内也会扑街。和三国西游不同,《红楼梦》的故事非常琐碎,情节上到处埋设伏笔,人物又多出口成章,天然就带有一种让人高攀不起的气质,一旦被过分的颠覆的话,很容易引起强烈的不适感。没有了自由的再创作空间,也就很少有人愿意去动这块蛋糕了。
3.人物角色的“中二”气质
《西游记》和《三国演义》之所以如此频繁的被日本动漫作品改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剧中很多人物身上的“中二”气质。
动画片《中二病也要谈恋爱!》例如《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在花果山为王,自封“齐天大圣”,为了反抗天庭而不惜大闹天宫。这种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过度的自尊,强烈的叛逆和反抗精神,“我是对的,你们都是错的”,无一不是热血动漫作品中主角身上所具备的特质。
“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孙悟空天然的就极适合成为主人公,无论是在小说、影视作品还是在动漫中。又或者,也许后世的热血题材作品,在主人公性格的设计上,都潜移默化的受到了这些优秀的古典名作的影响吧。
而《三国演义》中这样的角色也不在少数,“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的曹操,“过五关斩六将”的关羽,“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的诸葛亮,他们鲜明的个性,和那些神乎其神的事迹,也都非常适合被使用在动漫作品中,而且在日本的读者当中几乎是家喻户晓,可以说是自带流量的动漫“网红”了。
讲谈社出版的漫画《苍天航路》在这一点上,其实《水浒传》中人设的精彩程度,也并不输给这两部作品,不过很可惜,由于文中所阐述的其他原因,还有一些我们看不见的因素,导致它并没有像前面说的两部名著这样,被广泛的改编和使用。
电视剧《新水浒传》再说《红楼梦》,男主的个性只能让网友联想到后宫番里的废柴,女主一多愁善感,女主二工于心计。其他的女性角色,虽然也有个性鲜明的,但戏份不多,都无法撑起整部作品的改编。除非像《源氏物语》的漫画那样遵循原作,由少女漫画家改编创作风花雪月的爱情悲剧。但现在看来,似乎并没有哪位少女漫画家愿意担此重任。
漫画《源氏物语》4.受众年龄的宽泛程度
虽然在我国有句俗语——“老不看三国,少不看水浒”,但在动漫改编作品中,却并不存在这种年龄偏见。不同作品经过改编,可以适应不同年龄性别观众的口味,当然,这也绝对和原作的受众年龄宽泛程度密不可分。
《西游记》是一部老少皆宜的神话故事。如果想要给小朋友看,制作方可以使用Q版的画风,突出人物机灵可爱的同时,选择正义战胜邪恶的故事,来着重展现即可。
如果想要给成人看,则可以加入悟空一行人与天界之间的矛盾,将善恶重新定义,引起成年人的思考。如果想要做女性向的作品,则可以将师徒四人美型化,适当加入一些腐向元素。
深受女性喜爱的《最游记》《三国演义》的受众年龄,似乎相对要略高一些。但是不要紧,从一些知名度高的人物的故事出发,同样可以制作出适合不懂年龄层观众的作品。男孩子喜欢的热血战斗,女孩子喜欢的凄美爱情,以及更高审美层次的谋略天下,都可以在不同的作品中,以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完美展现。
日本动画《三国志》而相比之下,《水浒传》的受众范围就略差了一点点,女性角色稀少,没有什么有亮点的爱情故事。且人物设定以风格硬朗的男性为主,如果像《一骑当千》那样全员性转,想要编一个能自圆其说的故事,还是非常有难度的。
最颠覆的三国——《一骑当千》与之相对的,《红楼梦》则是女性角色过多,性格鲜明,能被当下各年龄层观众都喜爱的男性角色凤毛麟角,也导致它难以呈现出多元化的改编故事,从而无法传播给更广泛的受众。且女性角色很多也是围着宝玉一个人转,是无法合理的改编出像《美少女战士》这类女性成长题材的动画的。
同样是以女性角色为主的《美少女战士》其实就算是从国内的影视、动漫、游戏作品来看,以《西游记》和《三国演义》这两部名著为题材的改编作品,也明显要多于《水浒传》和《红楼梦》。尤其是特效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这一差距也越来越显著。
我国近年来西游和三国题材的影视动画不过阿昴也希望,影视动漫作品的改编选材,能够更多元和,更丰富一些,剧本的素质也能够更加优秀。毕竟单纯靠视觉效果冲击带来的短暂刺激,只能红火一时赚快钱,只有结合内涵深刻、言之有物的剧本,才有可能诞生永远被世人铭记的杰作。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wh/137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