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说四
首先,我声明一点,我只是带着以好奇者的视野,通过编故事的方法,写的这篇文,并无真实想法(求生欲满满)。
因为,前段时间,我在看完几部侦探杀人小说后,突然脑海中涌现一些奇怪且大胆的念头。
我一直在思考着,如何致人SW还不被轻易地发现?以及,事后还能平安回归正常生活。
看完一些案件以后,觉得神乎所以,便以笔记的形式,记录了下来。
我惊叹很多高智商凶手的心思竟会细腻缜密到令人发指,让JC在破案过程中,找不到任何一点蛛丝马迹,事后还能坦然面对询问和指控。
这心理素质,强大得超乎了我的认知,甚至恐怖到令我颤抖。
其实我有在想,谋划一场不被轻易察觉的犯罪现场,究竟存不存在。起码在国内外曾出现过的一些犯罪大案,几乎神秘到让人细思极恐。我不得不赞叹这些人的SR手法,简直完美到天衣无缝。
说起来,jc也是人,破案也只是在很多线索中不断根据细微的痕迹,进行探索和征集,最后分析总结,才慢慢找到能够直接证明某个凶手的证据。那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这些所谓的证据,可能这场犯罪就像空气一样,以某种意义上的主观意识,精心谋划了一场完美的犯罪布局,间接实现谋杀。
注意,这个前提,是在没有出现任何线索的基础上。
这也正是犯罪手段的高明之处。
不,或者应该说,凶手的可怕之处。
其实谋划SR和无意SR存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犯罪效果的呈现自然也不同。例如,无意SR只是实施者头脑不清醒的状态下,无法考虑任何条件和外在环境,才实现的犯罪。而谋划SR,却经过犯罪者深思熟虑,布局清晰,脉络严谨等等因素下,根据不同的内外在因素,而实现的一场有目的的组织性且完美的犯罪。
这其中需要考虑种种方面。起码在制定这个计划时,犯罪者往往需要等待几个周期以后,将所准备的素材以及资料,经过分析而不差分毫地总结下来。而一旦成功,犯罪的细节自然会省略,可如果失败,危机重重。
而这个过程就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
有的一年,有的甚至超过十年。
比如,我幻想了一下,一个犯罪者在开始犯罪前,如何给自己提供一个不在场证明,又或者如何引诱想S的人进入犯罪现场,然后完美引入所布局的范畴,同时又能证明自己身在异地?这其中就需要考虑很多:时间、场地、天气、指纹、是否有监控以及作案工具等。当然,不乏一些特殊环境下,而产生的一些特殊因素。
可能一般人的作案工具,大多事后会选择丢弃,稍作聪明的人,往往会选择销毁,可是,在销毁的过程,所不经意间留下的线索,必然是致命的。而他们需要考虑的正是作案工具的处理是否合理,又是否隐瞒JC的耳目。
其实。对于一些简单的犯罪手法来说,这些线索都是徒劳的,因为在此之前,你的所有犯罪轨迹,已经大致泄露了出来,而且还是那么得清晰。
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完美的犯罪者存在,但我也确信这个世界上确确实实有找不到犯罪后留下任何痕迹的家伙。毕竟,社会在进步,科技水平的提高,SR手法也更加成熟高明。当然,科技始终要远远比人脑强大许多,即便再周密的犯罪部署,终究会被发现,而系统的侦查手段,相继也会更加进步。
之前,我有在某博主解密悬疑案件的视频中,看过一些诡异且变态的SR手法,凶手是谁,其实不难推测,但如何直接证明他就是第一现场的凶手,往往却很复杂。
例如,在某音去年的一则新闻:一对夫妻因吵架不和,闹起了矛盾,事后丈夫谎称妻子失踪了,然后报了警,结果结局令众人没想到,凶手正是丈夫,令人唏嘘不已。
这样的“贼喊捉贼”,反而大大提高了他的疑点。
又或者,在好几年前的案例中:某个少女失踪,父母为了引人耳目,谎称女儿海外留学,其实ST已经被FS,冲进了家里的马桶。大概过了几个月以后,才被人发现,证实凶手正是父母。
一些专家认为:凶手看似高水平的犯罪技巧,其实不过欲盖弥彰罢了。就好比让死者自己杀死自己,最后用拳头锤爆自己眼睛一样,人S了,但说是ZS,无疑不符合逻辑。
就在前几天,我无意间刷到一个新闻:一个北大的才子,因为母亲控制欲很强,常常言语鞭笞他的自尊心,于是导致他的心灵从小到大受到了影响,产生了变态和扭曲的性格,致使他亲自走上SM的犯罪道路。即便母亲过于病态的控制欲,但这也不能否认他SM的事实。
看完这个消息,我人是麻木的。我很难想象,一个人究竟是活在怎样的环境中成长,才导致他成为一个无情的魔鬼。这样的人,是恐怖的,更是可怜的。
我常常思考着这些奇怪的事物,没人天生就是恶魔,也没有人天生就是善良。而造成这一切的,基于人性的基本,也源于命运的可悲。
说来也挺夸张,有时我喝着可乐,大约持续了十秒,可乐中大量的二氧化碳就已经呛得我差点窒息死亡。我脑海中,瞬间联想到曾经看过的一本小说。其中,提到如何令人窒息的方法,我突然想到——可乐。毕竟从常理来看,这和游泳是一样,当一个人窒息时,陷入了绝望,便不敢继续尝试,因为知道,一旦绝望,所衍生出的只有恐惧。
我一定相信:细节决定一切。往往不起眼的事物,总会造成事物的两极化。这与薛定谔的猫是同样的道理。假如,你看到远处一个跷跷板,你尝试着坐上去,谁又预料到屁股有颗致命的毒针,直击你的体内。更或者,你一只脚踩在河岸边的护栏上,谁又能预料到下一秒,护栏突然崩塌,你坠入河底苦苦挣扎的一幕呢?
后来,我给予自己一个心理约束(暗示):轻易尝试的,永远别碰,不敢尝试的,想也别想。因为,我很难想象到,在邪念出现的一瞬间,究竟是好是坏,谁也无法注定。
谁也无法确定,又是否会像北大男孩的悲剧一样,人其实无罪,却不知不觉迈进了深渊.......
我们可以批判他的罪孽深重,但我们却又无法谴责造成他这一切的背后缘由。
我想了很久也没有想通,我自身陷入矛盾。时常观察着事物一切,幻想着如果我是该事件的主角,我又当会怎么做?
比它疯狂?还是,比它温柔?
总之,不得而知。
后来,我开始相信现实的“触摸感”,就是当我准备决定做一件事时,我需要考虑它是否合情合理,又或者是否违背了某些道德情义上的约束?
我不信一个人在很愤怒的情况下,内心没有朝着恶性方向迈步过。准确来说,有过抉择,但更害怕这件事的后果,是痛苦和绝望的。
所以,我不再想观察下去。
一个完美的犯罪,究竟有没有,我不知道答案,但我确信,当脑海中已经涌生出这样的念头时,那么这个“完美”,就已经不再完美了。
而是已经看不透的深渊。
(只是一个笔记,图一乐就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zz/119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