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资讯现代医学对眼病发病的认识
引起疾病的因素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性的。人体的生命活动过程是一个矛盾斗争的过程,各系统器官的活动是相互协调配合的,并维持着动态平衡,而机体与外环境之间也保持着对立统一的状态,如果在一定致病因素作用下,原有的动态平衡被打破,就出现致病因素造成的损害与机体损害之间的矛盾过程,组织器官的功能、代谢、结构出现病理变化,就发生了疾病.如前所述,眼的构造是非常精细复杂的,因此其致病因素及病理变化也相当复杂.如“红眼病”即急性结膜炎的病原就有杆菌、球菌,病毒等,但单有这些病原体而无易感体质和促进其发病的其他条件,“红眼病”就不一定发生,这说明机体的内因十分重要。
一、眼发病的相关因素
眼病的发生,必有其原因,这些原因包括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即外病因和内病因。外因性因素主要是感染,包括细菌、病毒等微生物的感染,其次是产生变态反应的各种抗原物质,如变性蛋白、血清、细菌毒素、花粉、某些药物等;内因性致病因素是指种族遗传,精神状态,内分泌及其他系统、器官功能改变的影响。
(一)内因性病因
内因性指存在于机体内或眼内的一些因素,而每一种内因都是与神经系统的状态分不开的,且必须与外病因结合起来,才能发病。
l、体质:机体对外界因素的感受性是不相同的.在同样致病因素作用下,有些人发病,有些人则不发病,这就是体质类型的不同.疾病发生的情况不一样.有些人体质较弱,易受外因侵害,容易发病;有些人抵抗力强,就不容易得病.
2、素质:部分人对某些病有特别感受性,很易得这些病,素质也可由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力而改变,素质有出血性素质、特异性素质。
3、免疫力:眼部具有某些有利条件,使某些疾病不易发生.这是因为有些人对某些疾病具有一定的免疫力.
4、过敏性和变态反应性:眼部对外来或内在的刺激或外在因素呈现严重的变态反应,导致组织损伤或功能障碍,称为变态反应或过敏反应,如春季卡它性结膜炎.
5、遗传性:人的某些特性如眼的虹膜色泽或眼的某部分结膜形态可以遗传,有些眼病如“色盲”及视网膜色素变性也可以遗传到下一代。
(二)外因性病国
外病因作为病原是不可缺乏的致病原因,也是人类疾病中最常见原冈,种类很多,如:
l、机械性因素:固体、液体或气体性物质伤及眼睛,成为眼外伤的致病基奉原因。
2、物理性因素:光、电,高低温度,放射线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引起眼的病理性改变,发生眼灼伤、炎症以及退行性变化。
3,化学因素:酸、碱、外来毒素可引起眼部灼伤,造成严重后果。
4、生物性因素:主要是指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可引起眼病感染的发生。
5、药物因素:
(1)局部用药:在眼疾检查和治疗过程中所使用的眼药可致个别人产生药物过敏反应,如青霉素,阿托品、磺胺、地卡因、毛果芸香碱、汞剂等药物,可引起过敏性眼病.如睑皮炎及湿疹等.另外,长期不适当地使用某些眼药水可引起眼部组织代谢失调而致严重眼病,如局部长期滴含激素{可的松、地塞米松等)眼药水,可引起青光眼、白内障等眼病。
(2)全身因素:在治疗某些全身疾病的药物中,由于剂量和时间的关系,亦可引起中毒或内分泌功能失调而导致白内障,青光眼,眼球突出.黄斑水肿等,如氯喹可引起角膜及视网膜的不良反应,氯丙嗪可致角膜基质和晶体皮质混浊等。
6、社会环境性因素:某些营养性、职业性,病原性眼病与社会环境性因素有关。
7、病因不明:部分眼病如球后视神经炎、眼部肿瘤等,迄今尚未知其确切病因.
二、眼病的病理变化
(一)炎症
眼对各种致病因子损伤所表现出的反应,其本质是防御性的,这些炎症去现为组织的变质、渗出和增生,其局部症状即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严重者尚有全身反应如恶寒、发热、白血球增多等.
1、变质:眼部组织因炎症致组织损伤,形态上发生变性、坏死、肿胀,溶解,如角膜溃疡时出现的角膜组织坏死,浑浊、肿胀等。
2、渗出:炎症时血液内的液体和细胞从血管内逸出,如眼底黄斑区病变时渗出形成黄斑区视网膜浅脱离而影响视力;前部葡萄膜炎时虹膜炎症渗出可引起虹膜后粘连等。
3、增生:在炎症晚期或某些慢性炎症.组织内的细胞会发生增生,参与组织修复,形成肉芽组织,如麦粒肿或霰粒肿,炎症自行穿破后会形成肉芽。
(二)退行性变化
任何原因引起的营养不良和物质代谢障碍均可能发生组织的退行性变化。
1、原发性诅行性变化:其病变的发生是单独的,并不通过其他病变而发生,如角膜营养不良,视网膜色素变性等。
2、继发性退行性变化:如眼内慢性炎症时,晚期所去现的萎缩、坏死.常见者如视神经萎缩、眼球萎缩。
(三)肿瘤性病变
眼部常见的良性肿瘤如眼的纤维瘤,眼睑血管瘤;恶性者如睑板腺癌及儿童中常见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等.
(四)眼部血液循环障碍性病变
1、充血和瘀血:动脉性充血多由于炎症或外伤刺激,多伴红、肿、发热,如睫状体充血,结膜充血;静脉充血又称静脉瘀血,表现为局部紫红、水肿、出血等,如急性青光眼发作时的眼部瘀血.
2、贫血和出血:贫血常见于血管痉挛,血管狭窄或阻塞,如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时,视网膜呈高度贫血状态.眼部组织遭受损伤使血管破裂出血称破裂性出血;血管壁无明显破裂而渗出血液称渗出性出血.眼球为封闭球体、眼内出血吸收较慢且易造成继发性损害。
3、血管痉挛、硬化:血管痉挛和硬化常见于视网膜血管,如高血压病人表现为眼底血管硬化。
4、血栓形成和静咏桂塞:由于血管壁的病变、血流缓慢及血液性质改变可使视网膜血管内血栓形成,视网膜中央部静脉栓塞为常见的导致眼底出血的眼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zz/5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