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节,河大教授百家讲坛话古都,带你览黄
国庆节河大教授百家讲坛话古都带你览黄河两岸文化风光各位亲,再过两天就是国庆节啦!想到有七天假期,大家是不是有点小激动呢?小编提醒大家,学校国庆节放假通知已经公布: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星期六)上班、上课。根据学校安排,10月8日、9日分别上星期三、星期四的课程。可能小伙伴们都已经有所安排,打算愉快地度过假期。小编给大家提供一个度假方案:观看百家讲坛栏目,游览黄河古都美景。因为从国庆节开始,河南大学程遂营教授将再次登上央视百家讲坛,带领我们从黄河下游开始,由东向西,溯流而上,依次走近黄河岸边的古都,探寻古都背后所蕴含的文化密码……
上一篇文章: 曹操一分钟告诉你什么是团队经典值得一看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田忌赛马话淄博
10月1日播出淄博位于黄河下游的南岸,山东省的东北部,因为淄博临近淄水,所以在古代淄博又叫临淄。临淄这座城市,曾长期作为春秋战国时齐国都城。史学家司马迁曾记载:“齐带山海,膏壤千里,……临淄亦海岱间一都会也。”意思是:齐国有山海,在黄河的滋养下,形成了千里沃土,百姓种桑织麻,生产精美的丝绸、布帛。又享受着海洋带给他们的渔盐之利。在这样一种经济背景下,临淄就成为大海和泰山之间的一座大都会。临淄在作为齐国都城期间,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同时也留下了很多优美的传奇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至今还被人们津津乐道,这就是田忌赛马……圣人凡事话曲阜10月2日播出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山东省的南部有一个诸侯国——鲁国。鲁国以今天的山东曲阜为都城,存在了八百多年的时间。历史上,鲁国既不是春秋五霸之一,也不是战国七雄之一,没有出什么名君,名臣,但鲁国却出了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如今孔子与曲阜,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一提起曲阜,人们就会联想到孔夫子,一说到孔子,就知道他来自于曲阜,那里有孔府、孔庙和孔林。有着悠久礼乐文明传统的鲁国,滋养了勤学好问,为人谦虚的孔子,从各方面学习之后,孔子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不久声名远播,威信高树,在国内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孔子在五十一岁时,登上了鲁国的政坛,取得了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为官政绩;后来孔子升任为司寇——抓捕盗贼,判断刑狱的国家级官员;在夹谷会盟中,作为相礼官的孔子,凭借着凛然大义,赢得了对手的尊敬。殷商密码话安阳10月3日播出安阳是我国第一座既有文献记载,又有考古发掘证据的古都,它作为我国第二个奴隶制王朝殷商的都城,繁荣昌盛长达多年。不过,由于安阳建都的时间,距今已经三千多年了,所以,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人们并不清楚殷商建都在哪里。直到多年以前,甲骨文被偶然发现,这才为人们提供了打开殷商密码的金钥匙。那么,殷商人为什么把字刻在甲骨上呢?据统计,至今已经发现的甲骨有15万片左右,甲骨文的内容涉及战争、天象、出巡、灾祥、婚姻、生育,等等几乎所有的大事小情。而其中,70%左右的甲骨,都出自商王武丁时期。那么,武丁是个怎样的商王,他为什么如此痴迷于卜神问鬼呢?神灵和祖先并没有成为殷商王朝永远的保护伞,到了殷商最后一位君王商纣王时期,殷商的统治戛然而止,安阳也逐渐变成了一片废墟,很多人在追溯殷商王朝灭亡的时候,把矛头指向了一个女人,这个女人就是殷纣王的妃子妲己……胡服骑射话邯郸10月4日播出距今四千多年以前,黄帝最早实现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统一,奠定了华夏的基础,被尊为中华人文始祖。那么在黄帝之后,谁又能称得上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帝王呢?是秦始皇、汉武帝?还是唐太宗、宋太祖呢?他们都曾经是历史上,雄才大略的君主,为中华民族的发展、繁荣,做出过杰出贡献。不过,在近代思想家、历史学家梁启超先生看来,黄帝之后最伟大的君王,不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而是战国七雄之一的赵国国君——赵武灵王。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是一项大胆的军事改革,更是一项颠覆传统的民俗改革。民俗是祖宗留下来的传统,是历代人们共同遵守的生活方式。由于人们崇拜祖先,安于现状的心理,胡服骑射的改革,面临着难以想象的困难与阻力。那么,赵武灵王是如何寻找到改革突破口的呢……千年包公话开封10月5日播出开封位于黄河下游,拥有多年的建城史,先后有战国时期的魏、五代时期的后梁、后晋、后汉、后周、北宋和金定都于此,所以开封有“七朝古都”之称。战国时期,以开封为都城的魏国,引黄河水兴修水利,昌盛一时,最先成为战国第一霸主。在北宋时期,开封发展成为国际上首屈一指的繁华大都市,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为我们生动真实地记录了开封当年的盛景。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人们已经记不清,曾经管理经营开封的有多少帝王将相,却深深记住了一位开封府尹——包公。《宋史》记载,人们说要看到包公的笑脸,比看到黄河水变清还难,包公给后人留下的印象是,不苟言笑,秉公执法,铁面无私。那么包公和开封城之间,究竟有着怎样的渊源?历史上真实的包公真的是判案高手吗?千年之后,人们为什么对包公还念念不忘呢……食为民天话郑州10月6日播出东汉末年,诸侯混战,北方地区形成了,曹操和袁绍两大军阀对峙的局面。袁绍占据河北,是当时势力最强大的军阀;曹操则占据河南中部一带,势力明显不及袁绍。公元年,袁绍派出十万大军,试图一举消灭曹操,统一北方地区;而曹操集中了,不足两万兵力迎击袁军。两军就在官渡,也就是今天郑州东部中牟一带,展开了一场生死大决战。在官渡之战中,曹操紧紧抓住了“粮食”二字,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偷袭了袁绍的囤粮要地乌巢,袁军没了粮食吃,军心大乱,全线溃败,袁绍只带领八百余名亲兵,狼狈逃回河北。官渡之战成了我国军事史上,以弱胜强的典型战例。其实,在郑州这块土地上,最早拿粮食在战争中做文章的还不是曹操,而是早于曹操将近年的黄帝。那么人文始祖黄帝在郑州,究竟做出了怎样的粮食大文章……狮子入华话洛阳10月7日播出在中国大地上,处处都可见到形象各异、风格不一的狮子雕塑、图案。逢年过节,有很多地方用舞狮子的形式进行庆贺。在黄河沿岸的很多古都,孩子们往往都是摸着石狮子光滑的、可爱的脑袋长大的。狮子文化在我国无处不在,这给人一种错觉,好像狮子这种动物在中国古代就很普遍。而事实上,狮子是外来物种,中国本土从来就不产狮子!那么,狮子是如何进入中国的?又为什么对中国文化影响这么深呢?狮子文化与洛阳,究竟有着怎样的不解之缘呢?按照常理,贡狮活动被叫停后,没有太大用处,又水土不服的狮子,在中国大地上就会销声匿迹,狮子的影响也该随之消失。不可思议的是,狮子不仅没有消失,狮子文化竟然在我国大地上早已生根发芽,并且开出了灿烂的花朵,结出了丰硕的果实。那么,这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洛阳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马到成功话西安10月8日播出在所有的黄河古都中,西安的建都历史是最长的,长达1余年。中国古代最值得人们骄傲的朝代:周、秦、汉、唐都曾在这里定都。西安,古称长安,然而汉代以前是没有长安城的。汉代初年,汉高祖刘邦采纳了娄敬和张良的建议,在咸阳城附近的渭河南岸,营建都城,定名长安,意思是让他的后世子孙长治久安于此。从此,“长安”作为城市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史书上。然而汉初并不太平,在北方草原逐渐强大起来的匈奴,不断侵扰汉朝的边郡,为了消除隐患,刘邦亲率大军征讨。没成想被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深刻的教训让汉朝由此开始围绕着马,做起了一篇影响深远的大文章,那么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阿房宫赋话咸阳10月9日播出咸阳,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秦朝的建都之地。秦朝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文化遗产有三份:秦始皇陵及其兵马俑、万里长城、阿房宫。对于秦始皇陵和长城,人们都很熟悉,但阿房宫只是一个传说。它到底是什么样子?它与秦朝的兴衰存亡又有怎样的关联呢?要了解阿房宫的建造历史,我们就要回顾秦朝的崛起之路了。那么偏远西陲的关外秦族是如何浴血重生,经过几百年的生死厮杀,最后建立铁血大秦的呢?从公元前年到公元前年,秦王嬴政以摧枯拉朽的气魄,先后消灭韩、魏、楚、燕、赵、齐六国,在咸阳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嬴政自称始皇帝,希望皇帝位子可以传至万世。按理来说,大乱之后需要大治,秦朝的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但统一之后的秦朝,却自毁长城短命而亡。那么,咸阳在其中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呢……风光八面话太原10月10日播出太原古称晋阳,自古就有“锦绣太原城”之美誉。太原城始建于公元前年的春秋时代,距今已有0多年的历史,它曾是九个独立王朝的国都或者陪都。也是中国著名的商业都会,称雄中国年的晋商,中心就在太原。隋末炀帝恣意建造殿阁,需要大量木材,商人武士彟抓住机遇,趁机做起了贩木材的生意,由此迈入巨贾行列。李渊在太原起兵时,武士镬资助了大量兵器,是唐朝建立的功臣之一。作为回报,李渊称帝后,不仅让武士彟坐得高官,而且为他结了亲事,由此诞生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女皇武则天。那么武则天的个性与太原这座城市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关联呢?一千多年前的太原城,成就了守城将领杨业的威名,杨家将的故事由此拉开大幕,也落得个被付之一炬的厄运;晋商称雄商界年之久,依靠的不仅是其高明的商业手段,更重要的是晋商有自己的义利观。那么,在福与祸之间,义与利之间,古城太原给了现代的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迪呢……孝文改革话大同10月11日播出提到大同这座城市,人们往往会联想到,我国古代诸子百家中,儒家追求的最高政治理想,就是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孔子认为在大道施行的时候,一定能形成一个“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的“大同”社会。在大同的城市史上,北魏的孝文帝就曾经有过这样的追求,孝文帝二十三岁亲政之后,意气风发地着手推进一系列的改革措施,然而他认为大同这个地方是用武之地,不是可以实行文治的地方,移风易俗更是十分艰难,于是迁都成为孝文帝日思夜虑的首要问题。三年后,魏孝文帝亲率三十万大军,南下讨伐萧齐,由此拉开了北魏的迁都大幕,孝文帝心目中,天下大同的宏伟目标也一步步地走向现实。那么孝文帝的改革究竟经历的怎样的波折,又付出了怎样的代价呢……塞外青城话呼市10月12日播出“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距今大概1年前,在黄河以北流传的一首民歌,描述的就是草原牧民在呼和浩特一带天堂般的生活场景。公元年,蒙古部落首领阿勒坦汗在这里正式筑城,城墙用青砖砌成,远望一片青色,“青城”之名由此而来。明朝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成祖朱棣,为了防止元朝残余的蒙古贵族势力反攻,修筑了万里长城,在长城沿线派驻重兵把守。在很多人看来,黄河是一条桀骜不驯的害河,特别是黄河下游由于黄土高原的泥沙,淤积形成了地上悬河,明清时期几乎年年决口,给两岸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然而,令很多人想不到的是,黄河不仅成就了,呼和浩特“塞外江南”的美名,而且拥有过一段持续两百多年的辉煌水路运输史……西夏王都话银川10月13日播出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不过,黄河母亲也有偏爱。人们熟悉的两个说法:“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天下黄河富宁夏”,就表明了黄河对于宁夏和河套平原的偏爱。其中,银川更是黄河的宠儿。在黄河母亲的哺育下,从11世纪到13世纪,银川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镇崛起成为西夏王朝的都城。西夏偏居西北一隅,先后与宋、辽、金、蒙古对峙。这五个政权中,西夏的综合国力最弱,疆域、人力、物力,都远不如其他几个政权。但是西夏从年立国,到年被蒙古军所灭,一直存在了年,这个时间比北宋、金的立国时间都要长。这块难啃的骨头,让所向披靡的蒙古铁骑,屡次受到重创,灭国无数的一代天骄成吉思汗,最终也没亲眼看到西夏灭国。那么,西夏究竟是凭什么屹立不倒的呢?西夏究竟有着怎样的秘密武器?神奇的西夏王朝,给后世又留下了哪些宝贵的文化遗产……天堑通途话兰州10月14日播出在黄河古都中,兰州的建都时间是最短的。它曾经在十六国时期和隋朝末年,做过地方割据政权西秦的都城,总共不足20年,但兰州却有自己的独特优势。0多年前,汉武帝打通河西走廊,丝绸之路由此伸展开来,由于兰州地处咽喉,扼守黄河要津,成为必经之地。历史上那些值得大书特书的人物,如出使西域的张骞,西巡的隋炀帝,远嫁西藏的文成公主,印度取经高僧玄奘等,都从这里经过。黄河全长多公里,兰州是所有黄河古都中,唯一一个夹着黄河两岸而建立的一座城市。那么,波涛汹涌的黄河天堑,在兰州这里是如何变成通途的?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关键节点,兰州又孕育了怎样独特的城市文化?一方水土养一方城!由于兰州地处黄河要津,频繁的人员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造就了兰州独特的城市文化。而今,提起兰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便是闻名全国的牛肉拉面。那么,一种普通的面食,怎么就成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名片呢……美好愿景话西宁10月15日播出人们一提起中国古代的旅行家,总会先想到徐霞客;说到开通西域交通,就是张骞的功劳。而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一位传奇探险家早就乘着八匹神骏驾的车西行而去了,这位旅行先驱就是周穆王。这位传奇君王的任性西巡,不仅打开了西宁这颗高原明珠的天路之门,也让后世人对昆仑山和瑶池产生了无尽的遐想和猜测。穆天子西巡、唐太宗对青海的经营,都是西宁崛起的信号。不过,西宁真正成为青藏高原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高原明珠,还得益于三次重大的历史机遇。那么改变西宁历史的,是哪三次重大事件呢?在历史上,尽管西宁被看作内地的边缘,但西宁无时无刻,不与中原王朝的命运息息相关。由于西宁在历史上的重要性,所以历代帝王,都十分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方法医院治疗白癜风费用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zz/60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