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中国历史上9大才女

词国俊杰:李清照;名垂千古:蔡文姬;

史笔千秋:班昭;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璇玑绝唱:苏惠;雁过留声:薛涛;

道观哀艳:鱼玄机;传世佳情:卓文君;

断肠英女:朱淑真;凤韵高迈:谢道韫。

一:词国俊杰:李清照;

多愁善感,清丽娟秀,她是一个妙曼的女子;儿女情长,家国荣辱,她的一生有过幸福时光,也有过颠沛流离;她的词是茫茫宋代词海中的一瞥,却在婉约词中绽放出异彩。她就是一代才女——李清照。

“人比黄花瘦”的闲适,”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生当作人杰”的豪迈,可以看出李清照的真性情,从诗词中也能看到她那跌宕起伏,百转千回的人生经历。

李清照,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号易安居士,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

李清照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等著作,但久已不传。现存诗文集为后人所辑,有《漱玉词》1卷,《漱玉集》5卷。代表作有《声声慢》、《一剪梅》、《如梦令》、《醉花阴》、《武陵春》、《夏日绝句》等。

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少有的女作家,其作品中所体现的爱国思想,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李清照的爱国思想,代表了中国古代广大妇女追求男女平等、关心国事、热爱祖国的一个侧面,让后人从中看到了中国古代女性情感世界的另一面。

而且,她还在众多爱国作家中为女性争得了一席之地。不仅如此,李清照还开创了女作家爱国主义创作的先河,为后世留下了一个女性爱国的光辉典范,特别是现代女性文学的创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声声慢·寻寻觅觅

朝代:宋代作者:李清照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

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

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2

名垂千古:蔡文姬;

汉末魏初,是一个慷慨悲歌、血泪并存的时代。翻开那段沉重隐晦的历史简册,一位风华绝代,气质如兰的旷古才女格外引人注目。正是这位才华横溢,博学能文的女子,凭借超群的记忆力完成了《续汉书》四百卷,填补了《汉书》残缺的空白,丰富了后人的知识宝库,为华夏文化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而她留下的《胡笳十八拍》与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悲愤诗》,更是荡气回肠、动人心魄,一唱,绝了千古风华,成为当之无愧的四大才女之首。她,便是名垂史册的蔡文姬。

蔡文姬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才女和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既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代表作有《胡笳十八拍》、《悲愤诗》等。

初看蔡文姬生平,震撼有两件事,一是曹操将文姬从匈奴赎回,常叹其父蔡邕所藏之书被毁,文姬当时离家数十载,蔡家也已早亡,然文姬凭记忆默写出四百余部,占蔡邕藏书的十分之一,惊叹与蔡文姬的惊人记忆和才华。

二是文姬回归,于回归途中下出《胡笳十八拍》,从百家讲坛上看到曹操之子曹丕与曹子建论文,想曹子建何等才气,昔南朝谢灵运曾言天下才一石,曹子建独占八斗,就是这个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对文姬文有一句评语,曹丕问曹植为何文姬的文章写的好,而自己的文章一般,曹植说我们的文章是笔写的,而文姬的文章是用血泪写的。

孤芳续汉史,血泪写春秋。这位才气英英的奇女子,一生辗转流离,令人唏嘘。然,无论逆境顺境,她都是那朵永不凋谢的空谷幽兰,活得坚强而隐忍,风华绝代,高雅、清芬,魅力长存。即便,千年的时光滔滔滚滚。

凝练诗意的文字加以精妙绝伦的比喻,将才女蔡文姬不平凡的一生尽显作者笔下。她完成了《续汉书》四百卷,填补了《汉书》残缺的空白,她留下了荡气回肠、动人心魄《胡笳十八拍》与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自传体五言长篇叙事《悲愤诗》。

在烽烟四起,军阀混战的岁月,她在异族异地异俗的痛苦生活煎熬十二年,以其绝世的才情与顽强的生命力赢得一段刻骨铭心的感情,但其心怀汉室的情结,痛苦让其创作出文化史上的名章。作者文笔洗练,语言精美,以文字的墨香使名垂史册的蔡文姬香气四溢,浸染着读者的心肺。

3

史笔千秋:班昭

一帘帷幔在风的吹拂下慢慢的颤动,窗外的岁月不知道是什么样子?早已忘却了胭脂的味道是什么苦涩和甘甜,应该很久没有在铜镜面前轻抚长发、对镜描眉,形容枯槁的瘦瘦的身躯能留意到的也只剩下窗外的叶落了吧!这个女子,便是班昭。

班昭,东汉史学家,史学家班彪女、班固与班超之妹,博学高才,嫁同郡曹寿,早寡。兄班固著《汉书》,八表及《天文志》遗稿散乱,未竟而卒,班昭继承遗志,独立完成了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汉书》遂成。帝数召入宫,令皇后贵人师事之,号曹大家。善赋颂,作《东征赋》、《女诫》。班昭为中国第一个女历史学家。

清代女作家赵傅用简短的八个字“东观续史,赋颂并娴”把班昭的功绩恰到好处的描述出来,让我们后生在短短的几个字当中就认识了一个文赋兼修,音律全懂而又续写史册的奇女子,鲜有女子之身写史叙事而她却做得完美不让铮铮铁骨的男子。

班昭是一位博学多才,品德俱优的中国古代女性,她是位史学家,也是位文学家,还是位政治家。

《汉书》出版以后,获得了极高的评价,学者争相传诵,《汉书》中最棘手的是第七表《百官公卿表》,第六志《天文志》,这两部分都是班昭在她兄长班固死后独立完成的,但班昭都谦逊地仍然冠上她哥哥班固的名字。班昭的学问十分精深,当时的大学者马融,为了请求班昭的指导,还跪在东观藏书阁外,聆听班昭的讲解呢!

4

多才风雅:上官婉儿

婉儿生得一副姣好的容貌,眸若秋水,唇若涂丹,更是有着寻常女子没有的才气。上天时厚赠她的,然而也正是这些厚赠,婉儿才没了命。

在唐朝那个繁盛的朝代,文化和社会风气是开放的,尤其是到了武后掌权的时候,女子可以与男子一样同朝、做官。与此同时,涌现出了许多有才气的女子,在其中,上官婉儿可算一个。

上官婉儿,唐代女官、诗人、皇妃。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三门峡)人,上官仪孙女,上官仪获罪被杀后随母郑氏配入内庭为婢。十四岁时因聪慧善文为武则天重用,掌管宫中制诰多年,有“巾帼宰相”之名。

唐中宗时,封为昭容,权势更盛,在政坛、文坛有着显要地位,从此以皇妃的身份掌管内廷与外朝的政令文告。曾建议扩大书馆,增设学士,在此期间主持风雅,代朝廷品评天下诗文,一时词臣多集其门,《全唐诗》收其遗诗三十二首。年,临淄王(即唐玄宗)起兵发动唐隆政变,与韦后同时被杀。

上官婉儿死了,她的文学成就却流传下来,她的诗文创作一洗江左萎靡之风,力革南朝以来四六骈俪的章法,挣脱六朝余风,使文风为之大变。与其说开古文复兴气运的是韩愈、柳宗元,无宁说是上官婉儿已经早为盛唐的文学面貌绘出了清晰的蓝图。

她的诗对唐诗的辉煌发展也有极大的启导作用。到了开元年间,唐玄宗追念上官婉儿的才华,下令收集其诗文,辑成二十卷,张说为她写:“敏识聆听,探微镜理,开卷海纳,宛若前闻,摇笔云飞,成同宿构。古者有女史记功书过,复有女尚书决事言阀,昭容(上官婉儿)两朝兼美,一日万机,顾问不遗,应接如意,虽汉称班媛,晋誉左媪,文章之道不殊,辅佐之功则异。”

彩书怨

朝代:唐代作者:上官婉儿

叶下洞庭初,思君万里馀。

露浓香被冷,月落锦屏虚。

欲奏江南曲,贪封蓟北书。

书中无别意,惟怅久离居。

5

璇玑绝唱——苏惠

前秦才女苏惠,字若兰,武功(今陕西人)人。若兰容貌秀丽,自小聪颖过人,三岁学画,四岁作诗,五岁抚琴,九岁便学会了织锦。十岁刚过,即可描龙绣凤。

若兰知识广博,仪容秀丽,谦默自守,不求显耀,十六岁时随父进香法门寺,巧遇弯弓射鸟的翩翩少年窦滔,两人一见钟情,不久结为连理。婚后相敬如宾,举案齐眉,深得丈夫敬重。

善属文,魏晋三大才女之一,回文诗之集大成者,传世之作仅一幅用不同颜色的丝线绣制织锦《璇玑图》。《晋书·列女传》记载。

《璇玑图》为一块八寸见方的手帕。原图以红黄、蓝、白、黑、紫。五色丝线织绣,容纳八百四十一字,分二十九行排列而成。外围与内部井字图案,是红字,四角纵横皆六字黑色。上下两方纵六横十六和左右两方纵十三横六字各为蓝色字。

井字中心,上下两方纵四,横五和左右两方纵五横四以及井内中心四角纵横各三为黄色。

用一腔幽情创制的“璇玑图”真能称得上千古之绝唱,享誉古今。虽说当时南方因天时地利,才子才女多如过江之鲫,然而北国仅以一个才貌俱佳的苏若兰,就足以使他们黯然失色,真可谓是月明中天,群星失灿。

6

巴蜀之地,灵山秀水,人杰地灵。当黄娥、卓文君和花蕊夫人的故事,在蜀中广泛流传的时候,成都又出了一位著名的才女,她就是薛涛。望江楼古建筑群,建于明清两代。

风风雨雨数百年,庭台楼阁尤存。这里除崇丽阁、濯锦楼等古建筑之外,薛涛井、吟诗楼、清婉室、浣笺亭、五云仙馆等建筑,都是为了缅怀杰出的女诗人薛涛而修建的。

薛涛(约~年),唐代女诗人,字洪度。幼年随父郧流寓成都,八九岁能诗,早年丧父,母孀居,二人相依为命,生活极其窘困,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

后定居浣花溪。薛涛姿容美艳,性敏慧,8岁能诗,通晓音律,善辩慧,工诗赋,多才艺,声名倾动一时成,为当时著名的女诗人。曾居浣花溪(今有浣花溪公园)上,制作桃红色小笺写诗,后人仿制,称“薛涛笺”。

上天的眷顾给了才女朱颜玉貌,给了她过人的才气,却剥夺了她的幸福。家世衰落,命运多舛,沦落为妓为道,这是封建时代才女共同的宿命。薛涛也逃不掉这个宿命。

世事沧桑,欢乐艳情场中,一切都是虚空,聪明识趣的薛涛,从此退隐,遁入道门。她在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制作精致的粉红小笺,在青灯古佛中,研读诗书,慢慢皓首,孤独的老去。薛涛无疑是妩媚聪明的,可是封建时代的俗世风尘遮掩了她的才名,但才华卓绝的女子,后人终有定论。

谒巫山庙

朝代:唐代作者:薛涛

乱猿啼处访高唐,一路烟霞草木香;

山色未能忘宋玉,水声尤是哭襄王。

朝朝夜夜阳台下,为雨为云楚国亡;

惆怅庙前多少柳,春来空斗画眉长。

7

道观哀艳:鱼玄机

如果说,唐朝是历史上的一个传奇,那么鱼玄机就是唐朝的一个传奇。纵观鱼玄机的一生,她是大胆的,对幸福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追求。封建时代的女人受到的压制和责难太多。以至于若男人所为,过亦无所谓,若女人之所为稍有不慎,千载恭罚。

鱼玄机,晚唐西安人,初名鱼幼薇,字蕙兰,姿色倾国,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属文。咸通初嫁于李亿为妾,被弃后,进咸宜观出家为尼。

改名为鱼玄机,但她对李亿却一往情深,写下许多怀念其郎君之诗。在咸宜观,鱼玄机孤自一人,孤独与寂寞让她发出了“易求无价宝,难得有心郎”的呐喊。后因失手打死侍女绿翘,为京兆温璋判以极刑斩首。

鱼玄机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其诗作现存五十首,收于《全唐诗》。有《鱼玄机集》一卷。其事迹见《唐才子传》等书。

赠邻女

朝代:唐代作者:鱼玄机

羞日遮罗袖,愁春懒起妆;

易求无价宝,难得有情郎。

枕上潜垂泪,花间暗断肠;

自能窥宋玉,何必恨王昌。

8

传世佳情:卓文君

卓文君(约公元前年以后—前年以后),汉代才女,西汉蜀郡临邛(今四川邛崃)人,大富商卓王孙的女儿。

《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载有她的事迹。其与汉代著名文人司马相如的一段爱情佳话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她也有不少佳作流传后世。

卓文君,一个美丽聪明,精诗文,善弹琴的女子,家中富贵。她是汉临邛大富商卓王孙女,好音律。可叹的是十七岁年纪轻轻,便在娘家守寡。

辞赋家司马相如落魄归蜀时,某日席间,只因司马相如一曲《凤求凰》,多情而又大胆的表白,让久慕司马相如之才的卓文君,一听倾心,一见钟情。可是他们之间的爱恋受到了父亲的强烈阻挠。

卓文君凭着自己对爱情的憧憬,对追求幸福的坚定,以及非凡的勇气,毅然在漆黑之夜,冲决封建罗网,逃出卓府,与深爱的人私奔,与之自由结合。当垆卖酒为生。生活艰难,但两人感情日深。

这也是一直流传至今的爱情故事里最浪漫的夜奔之佳话。司马相如的才华,卓文君的美艳,当垆卖酒,白头兴怨,长门灵赋;封禅遗书传为千古佳话。

白头吟

朝代:两汉作者:卓文君

皑如山上雪,皎若云间月。

闻君有两意,故来相决绝。今日斗酒会,明旦沟水头。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凄凄复凄凄,嫁娶不须啼。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竹竿何袅袅,鱼尾何簁簁!男儿重意气,何用钱刀为!

9

断肠英女:朱淑真

自古以来,文人都把棋琴书画诗酒花看成是风雅之事,一般而言,作为风流名士,对于棋琴书画必须精通一二,而诗与酒就好像钱币的两面,统一于古代文学创作之中。

把酒吟诗之风始于三国,流于魏晋,盛于唐宋,古诗词中的酒味渐浓,尤其到了诗歌繁荣的盛唐,诗与酒的联袂就越发密切了。赏读我国古诗文,常常能从精美的词句读出淡淡的酒香来,因此,受传统风气影响,朱淑真的诗词里也有浓浓的酒气,只是这酒气中,哀怨味重了些。

朱淑真,宋代女诗人,亦为唐宋以来留存作品最丰盛的女作家之一。南宋初年时在世,祖籍歙州(治今安徽歙县),《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一说浙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于仕宦之家。夫为文法小吏,因志趣不合,夫妻不睦,终致其抑郁早逝。又传淑真过世后,父母将其生前文稿付之一炬。其余生平不可考,素无定论。现存《断肠诗集》、《断肠词》传世,为劫后余篇。

朱淑真书画造诣相当高,尤善描绘红梅翠竹。明代著名画家杜琼在朱淑真的《梅竹图》上曾题道:“观其笔意词语皆清婉,……诚闺中之秀,女流之杰者也。”

明代大画家沈周在《石田集·题朱淑真画竹》中说:“绣阁新编写断肠,更分残墨写潇湘。”由此可见,其能力非寻常深闺女子可比,当与李清照并驾齐驱。朱淑真,她的诗作受到市民的激赏,却在死后遭到父母的焚烧(据魏仲恭《断肠诗集序》)。她显然是英年早逝的“问题美女作家”。

卜算子(咏梅)

朝代:宋代作者:朱淑真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

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

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

赞赏

长按







































北京白癜风手术
北京哪里能治愈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zz/69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