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丘籍南下干部刘清河曾因工作右眼失明

在之前播出的节目中,我们了解了,昌潍南下干部包括党务、政府、经济等各个方面的人才,节目也相继播出了作曲家、战地记者等南下干部,今天,我们再来认识一位作家,他叫刘清河,让我们顺着老人的南下足迹,揭开这段峥嵘的画卷。

在年,刘清河承担起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福建卷的具体工作,担任民间文艺三套集成(故事卷、歌谣卷、谚语卷)的副主编兼办公室主任。这期间刘清河几乎跑遍了全福建省,具体组织发动普查,光看稿子就有一亿多字。因为眼睛疲劳过度,导致右眼视网膜脱离,两次手术也未治好,右眼完全失明已经15年了。

刘清河说,他原来不识字,取得的这些成绩,全是党的培养。刘清河,年初春,出生在山东省安丘县雹泉镇。家里很穷,他的三个伯父都是光棍汉,在财主家的打工。家里人一心想让刘清河为刘家争口气,在刘清河6岁时,他的父亲和三个伯父东拼西凑凑了几个钱,送刘清河上学。

从年开始,刘清河经常参加支前,像牵毛驴运军粮、挑担子运军用物资这些活刘清河都干过。那时还遭遇敌特袭击和敌机扫射轰炸,有两次差点丧命。年初冬,人民政府动员参军,刘清河和几个伙伴一起到山东军区部队。

渡江战役后,刘清河所在的部队驻守镇江、南京,在大街上站岗,连街牌也不认识他深深感觉到当兵没有文化,真像睁眼瞎子一样什么也看不见!从此,刘清河下定决心努力学习文化,当他第一次收到部队一元钱的津贴费时,他便拿出7角钱买了一支质量很差的钢笔,捡了些废纸钉了个本子,空闲的时间里,刘清河学习文化,与此同时,部队中的一些任务,让他的阅历也更加的刻苦铭心,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

年底,刘清河所在的部队奉命调到厦门守海防,刘清河仍挤时间学习文化。经过几年认真学习,学会了不少字,但是,扔不懂得怎么应用,更不懂如何写文章。可是,刘清河看见和听见军队和地方有许多好人好事,觉得自己有责任写一写寄到报社登一登,让大家向他们学习,更好的为人民服务。然而,几年的时间写了十几篇稿,寄到《解放前线报》,都退回了部队。刘清河每一次收到报社的退稿,虽然心里难过,但更坚定了刘清河学好文化的信心,更加刻苦努力学好文化。

因为刘清河工作出色,被破格由连队油料员提为连队副指导员。年3月,刘清河到水兵一团二营四连当副指导员。那时部队干部战士的文化水平还很低,党支部分工刘清河抓文化教育工作。刘清河一边抓大家学文化,一边自己带头刻苦学习,连队除了学军事、学政治之外,也掀起了努力学习文化的高潮。

刘清河写的文章第一次刊登在报纸上,他也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更加努力学习文化,一手拿枪,一手拿笔,为建设革命化、正规化、现代化的人民军队而不懈努力奋斗。在年2月,刘清河考上了江西南昌第四十五速成中学。

年11月,刘清河在《解放军文艺》上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夜渡》,受到了部队领导的表扬。

年1月,刘清河奉命调到江西省军区政治部国庆十周年办公室工作。分配给刘清河的任务是创作革命斗争题材的文学作品。年11月、12月,刘清河和谢亚军同志一起到中央苏区采访了一个月,两人合作,以瑞金一带的红军游击队,在地下党组织的领导指挥下对敌斗争为背景,创作了一篇短篇小说,题目叫《一张招工表》。年发表在上海《萌芽》杂志上。

年4月,刘清河奉命调到原福建军区政治部解放军十三年征稿组工作,主要任务是为首长记录回忆录和采编福建军事通讯集《海疆战歌》,此书上下两集,都是写军民对敌斗争的真实故事。另外,解放前线报社的人手不够的时候,刘清河也作为记者下部队采访。年3月和年7月,刘清河有幸两次参加了总政召开的全军短篇小说创作座谈会。

刘清河在军队工作了32年,从战士当到团职干部,主要是做政治工作,曾被评为江西省军区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原福建军区司令部和直属队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和学雷锋积极分子。

年刘清河转业到福建省文联工作,任文艺创作室副主任,后来到福建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任副主席兼秘书长,兼省民间文学报《海峡民风》和民间文学刊物《故事林》主编。刘清河在忙碌福建的文化事业的同时,还始终







































北京白癜风治疗医院
治疗白癜风用什么药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hl/209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