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产技术对于侧卧位纠正胎儿头位难产的

摘要

目的

对侧卧位纠正胎儿头位难产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方法

资料选择年6月—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产妇例,均经B超提示枕横位及枕后位或腹部检查触及胎儿肢体2/3,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3例采用徒手旋转胎头纠正头位难产,实验组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改变产妇体位法(侧卧位)纠正胎儿头位难产,并对两组的分娩结局进行观察与比较。

结果

实验组纠正胎儿头位成功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且软产道损伤、产后出血、缩宫素静滴等指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采用侧卧位指导护理辅助纠正于胎儿头位难产,可大幅降低剖宫产和难产率,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头位难产系指非枕前位之胎头,胎儿由于多种因素作用,在母亲盆腔内回转受阻,造成持续性枕横位或枕后位,或是由于胎头俯屈不良,遂成面先露、顶先露、额先露的一种现象。由于胎头位异常,导到胎头最大径线与骨产道诸径线不尽相适应,容易造成难产,危及母儿生命安全。本院近年来采用侧卧位法和徒手旋转胎头法,对纠正胎儿头位难产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临床资料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选择年6月—年6月在本院住院的产妇例,年龄在23—3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5.14)岁;孕周在37周—42周之间,平均孕周为(40±1.67)周;例产妇均经B超检查,提示位枕横位及枕后位或腹部检查触及胎儿肢体2/3(胎儿头位难产),预测胎儿体质量在—g之间,胎头双顶径在86—px之间。

将两组产妇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儿头位难产,实验组产妇在对照组基础上辅助应用侧卧位指导护理法。两组产妇均已签署本次研究的知情同意书,在年龄、孕周、胎头位置异常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入选标准

两组产妇在接受本次研究前,根据临床相关检查确定均符合以下几点入院标准:⑴无胎儿窘迫,无明显头盆不称;⑵产妇进入活跃期,宫口开大至6—px,先露在坐骨棘水平至棘下37.5px;⑶经阴道检查确认胎方位呈枕横位或枕后位,排除颜面位、额位、高直位、前不均倾位;⑷无胎头产瘤,或胎头产瘤在2*50px以下;⑸无胎头下降延缓或停止者;⑹发生宫颈水肿者采用阿托品、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等药物进行封闭。

1.3

方法

对照组产妇采用徒手旋转胎头法纠正胎儿头位难产:于产妇产力正常,宫口近开全或宫口开全情况下,指导其行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并导尿。施术者右手伸入产妇阴道,将胎头稍加推移,使胎头松动,再将右手拇指与其它四指分开,扶住胎头两侧,左手在下腹部固定胎儿。妇产科护理人员配合术者在产妇腹部按住胎背及胎臀,与术者同步从阴道及腹部向枕前位方向进行旋转。旋转时,根据胎头位置异常情况不同,旋转方式也有所不同,如为左横位则逆时针旋转90°,如为左枕后位则逆时针旋转°,若发现向前旋转困难时也可选择向后旋转45°,旋转至正枕位。旋转成功后,用手轻缓的固定胎头,待规律宫缩3—5次后,胎先露明显下降且固定不变时,再从产妇阴道抽出右手,严密观察[1]。

实验组组产妇在对照基础上辅助应用侧卧位指导护理法:产妇先进行徒手旋转胎头,待旋转成功后,指导患者取对侧卧位。根据胎方位选择不同的侧卧位法,如右枕横位或右枕后位,可采取左侧卧位法;如左枕横位或左枕后位,则采取右侧卧位法。产妇取侧卧位时,指导其微躬腰部,含胸屈腰,抬高床头约30°,将大腿上收至约与产妇脊柱纵轴成90°角,叮嘱产妇尽量将腹壁贴于床面,在侧卧期间朝侧卧方向轻轻抚摸腹壁,使已入盆的胎头退出。在指导侧卧基础上,对产妇进行一对一的导乐陪伴,分娩环境保持安静、舒适,鼓励产妇饮水进食,每隔2h叮嘱排尿一次。针对产妇因胎方位异常存在的负面心理,及时给予疏导,使其提高自信心,积极配合胎儿头位难产的纠正工作。同时对产妇给予适当的按摩,以减轻疼痛感,使其充分放松,同时进行试产。待产妇宫口开全上产床后,抬高床头约25—30°,辅助产妇屈膝及髋关节,双手抱腿,将大腿尽可能外展贴近腹部两侧,不断叮嘱产妇正确应用腹压[2]。

1.4

评定标准

若产妇纠正胎儿头位难产失败,发生第二产程延长、胎儿窘迫、继发性宫缩乏力或不能耐受拒绝试产时,则及时采用剖宫产终止妊娠,避免意外发生。此外,对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进行统计、记录与对照。

1.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与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χ2检验,在P<0.05的情况下,表示两者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分娩方式的对照

通过对两组产妇的分娩结局分析发现,实验组纠正胎头位成功率、阴道顺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所示。

2.2

两组分娩结局的对照

两组宫缩乏力的产妇,在纠正胎儿头位难产的同时,均在胎心电子监护仪的持续监护下加以缩宫素静滴,以加强产力,促进分娩。实验组给予缩宫素静滴率低于对照组,且实验组软产道损伤率、产后出血等指标均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学意义(P<0.05),如表2所示。

3.讨论

枕横位与枕后位属于临床上最常见的胎头位置异常,若不及时干预,胎头则不能很好的俯屈,通过骨盆的径线增长,容易导致难产,对母儿安全带来威胁。因此,临床上应该通过科学、合理、有效的方法及时纠正胎儿头位异常,使胎头转为枕前位,以降低难产率。徒手旋转胎头在纠正胎儿头位难产中应用最为普遍,但临床实践资料也表明,该方法的成功率还有待提高。因此,本研究中实验组便在徒手旋转胎头的基础上加用了侧卧位法,通过改变产妇的分娩体位,使产妇处于侧卧位,加大了胎儿向下的重力,增加了对盆底与宫颈肌肉的压力,反射性引起宫缩与盆底肌肉收缩加强,经不断收缩促进胎头内旋转,达到进一步提高胎方位纠正的目的[3]。

综上所述,徒手旋转胎头对纠正胎头位难产的确有良好的作用,但效果并非十分理想,若能辅助应用侧卧位指导护理法,则能大幅提高纠正胎头位成功率,保证胎头位难产处理的安全性与有效率,为改善分娩结局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略

文章来源:百度文库

全国第四届现代产科助产服务模式研讨会

5月21-22日

山东·泰安盛大开幕

--

赞赏

长按







































北京较好的白癜风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hl/59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