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曹操之复杂性

白颠病症状 http://pf.39.net/xwdt/151016/4710686.html

要我说,曹操的复杂性,全在他的遗言里了:“操曰:‘孤纵横天下三十余年,群雄皆灭,止有江东孙权,西蜀刘备,未曾剿除。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孤长子曹昂,刘氏所生,不幸早年殁于宛城;今卞氏生四子:丕、彰、植、熊。孤平生所爱第三子植,为人虚华少诚实,嗜酒放纵,因此不立。次子曹彰,勇而无谋;四子曹熊,多病难保。惟长子曹丕,笃厚恭谨,可继我业。卿等宜辅佐之。……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又设立疑冢七十二’勿令后人知吾葬处,恐为人所发掘故也。’”

书中最先出现的就是他有权谋的特点。他经典的出场形式是:‘旁一人鼓掌大笑曰:’(第二回和第四回)我相信他的智商应当是高于三国里的不计其数的龙套。在他去刺杀董卓的时候,他就算被董卓发现了,还是做贼也不心虚的给董卓“献刀”,还顺了一匹马跑了。再比如说,尽管他有一段时间一直打着匡扶汉室的旗号,但他却似乎无缘无故的“堕落”了——倒不如说他本就有这个想法。况且在篡权的过程中,他同样无数次化解了正人君子们试图干掉他的尝试。至于在遗言中,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便是“设立疑冢七十二”——不仅骗过了古代人,还蒙住了现代人,妙啊。

但是尽管他有权谋,但还是一个很单纯的人。当他干掉吕伯奢的时候,他说出了经典厚黑学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不叫天下人负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单纯——如果不考虑杀人的部分——甚至有点可爱的行为。就是说,首先,他不藏着掖着自己心里的想法;第二,曹操一旦觉得别人触犯了他的利益,或者危及到他的安全,他会毫不犹豫的杀掉这个人,正所谓“生物会对外界的刺激作出反应”。他快死的时候做了一个“三马同槽“的梦,当他听了司马师的解释(能带来好处的禄马)后,就没有起疑心。无论什么原因,他觉得这个梦是好的,就不再追问了,就像给一个孩子玩具,他就不再来烦你一样。“孤今病危,不能再与卿等相叙,特以家事相托。”他不再隐瞒什么了,他把自己的一切毫无保留地交给臣子和后代们。

他的确很无情,就比如说他杀人如麻(吕伯奢,蔡瑁、张允,华佗等人)。当然,杀人不算无情,关键是杀人时的心理和表现。他虽然在杀人前他也会有犹豫。但是一旦觉得别人触犯了他的利益,或者说危及到他的安全,他会毫不犹豫的杀掉这个人。而且杀完以后即使后悔也不承认,不会再给人平反的机会。古代人其实很注重名声的,给人一个平反对古人——实际上现代中国人也差不多——是很重要的,但是曹操绝对不会。他自己的面子大于一切,不给人平反的机会,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无情的表现。再比如说遗言中,他尽管喜欢曹植,但他作为一个君主来说,必须选择曹丕。这不是每个君王都做得到的。

可他更是一个温柔的人。有谁能想的到,纵横天下的一代枭雄,在死前居然说:吾死之后,汝等须勤习女工,多造丝履,卖之可以得钱自给——老婆们要学会做针线活,把自己养活——“霸王降作儿女鸣“——读之让人潸然泪下。想想,古代有多少帝王选择让自己的老婆们殉葬呢?这样含情脉脉的叮嘱……我宁愿相信这不是”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而是这样的一个人,一个看似强硬,无情的人,在死前所表现出来的,对身边人的关心和在自己死后其命运的担忧——也就是说,一个实实在在的人。

托尔斯泰说过:“人同河流一样,天下的河水都是一样的,每一条河都有窄的地方,有宽的地方。有的地方流得很急,有的地方流得很慢,河水有时澄清,有时混浊,冬天凉,夏天暖。人也是这样。人身上有各种品性的根苗,不过有时这种品性流露出来,有时那种品性流露出来罢了。人往往变得不像他自己了,其实,他仍旧是原来那个人。“曹操很复杂么?不一定,倒不如说是我们接触了太多脸谱化的形象?一个真实的人,在我看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当然,我们的评论,不过书中《邺中歌》所言“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罢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hl/9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