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为何以及如何写作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原编者按:陈梧桐先生,我校历史系退休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曾给本科生、研究生开设过史学理论课讲过有关论文写作的问题。先生自己著述丰富,治学严谨。近日向历史系本科生作了一堂有关史学论文写作的讲演。陈梧桐先生的讲演融合了他几十年来的治学经验,内容非常丰富,十分珍贵难得,对于人文学科撰写论文,具有很大的借鉴价值,特整理出来,将金针度于各位未能听到讲演的同学。为行文便利,全文以讲者角度与语气展开。但因笔者个人记忆力和笔记有限,整理稿所记的并不完全是讲演者的原话。对于陈先生讲演中所引文章与学术名家言论,必要的都在段后作出注释和说明。讲演有些内容不便公开,暂且略去。如对内容有异议,可在下方留言。
本科生为何要写作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
作为历史系的本科生,我们在四年中需要学习史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中国通史的基本脉络、世界通史的基本脉络,作为民族大学学生,还必须掌握我国民族历史的基本概况,还要学习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将来能运用所学习的知识进行史学研究。史学研究的成果主要是以论文或专著的形式表现出来。实践出真知,撰写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便是我们进行史学研究的一种实践活动。所以撰写论文对于大家的史学训练是十分有必要的。
你们即使不是自愿选择来历史系学习的同学,或者无意在毕业后从事史学研究的,将论文写好,也将利于你们以后在单位撰写工作总结、调查报告和一般的公文,因为所有论著的写作规则是一样的。
论文写作的准备工作
一、确定选题
谈选题之前,我们必须先明确学术界对史学论著的评价标准,对史学论著的评价一般说来有两个方面的标准:
一是学术价值,即科学性,指此论文在学术上能解决什么问题,有什么价值,是否科学。
二是社会价值,用通俗的语言来说,就是现实性,即本论著能给我们当下以什么借鉴,起什么作用。
在史学论著的撰写中,我们务求达到社会价值与学术家价值的统一,具有优美的表现形式,实现创新。本科生的学年和毕业论文要完全达到以上标准是难了些,但是必须以此作为努力的方向和目标。
在本科生论文的选题中需要注意几点:
一是要选择自己有兴趣的研究课题,没有兴趣,就写不出论文,更不要说写出新意。
二是必须考虑主观条件是否具备。即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这篇论文。比如说写经济史的论文,要具备经济学的基本知识,写外国史论文,要能阅读外文资料。
三是客观条件是否具备。能否看到论文所需的材料。比如你要撰写的论文材料在国内根本没有,只在国外某个图书馆里才能见到,撰写这样的论文明显是不现实的。同时也要看自己是否有充裕的时间来完成论文。
那么,如何选择学年论文或毕业论文的论题呢?历史学研究的范围十分广阔,理论上所有过往的事情都是历史学的研究范围。论题可小可大,小的可以考证某个历史人物的生卒年代,某部史书的版本,某个地名的历史沿革与某个具体历史事件的史实,大的可以探讨整个中国历史、世界历史的发展规律与脉络。我认为大家撰写论文,务必先考虑从小处入手。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有位严中平[注一]研究员,他曾说过,不管是从科研的正常程序还是从科研能力的锻炼成长来说,青年人在选题时要考虑这样的次序:先个别,后一般;先局部,后整体;先断代,后通史;先分析,后综合;先具体,后抽象;先搞清局部的具体的史实,之后再进行全面的发展规律的抽象的概括。总之一句话,从小处着手。老先生的话很有道理,是经验之谈。
[注一]:严中平,中国著名经济史学家,曾任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著作有《中国棉业的发展》。
严中平,《科学研究方法十讲·关于选择研究题目》,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hl/9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