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曹操的识人大智慧和ldquo火眼
曹操(公元年-年),字孟德,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曹操多疑、残忍、权谋,机诈,是大家眼中的反派人物。其实,大家都被罗贯中先生忽悠了。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重贤爱才、识人能力过人。他延揽了三国时期最多的人才为其所用。而且曹操知人善任,用人不疑。郭嘉、荀彧、荀攸、程昱、贾诩、毛阶、许褚、典韦、张辽、夏侯惇......等等无数英雄豪杰,都被曹操招致麾下,大放异彩。
东汉末年,群雄割据,连年混战。曹操能够在诸多军阀中脱颖而出,对内先后破袁术、灭吕布、降张绣、逐刘备,最后大败袁绍,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为曹魏立国打下坚实基础,原因有很多,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能够慧眼识英才,知人善任。曹操一生重贤爱才,为此甚至不惜一切代价,千方百计将看中的优秀人才收于麾下!
一面之见,识得英雄
郭嘉是曹操早期重要的谋臣。当年荀彧向曹操推荐郭嘉时,曹操已经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了,而郭嘉只是一个赋闲在家的待业青年,而且许多行为不拘常理、落拓不羁,不被世人所理解。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在一席简单的谈话之后,曹操便说:“能帮助我成就大业的人,就是他了!”能在极短时间内,就识别出郭嘉是个非常优秀的人才,可见曹操不同常人的识人能力。
重用张辽,成就传奇
曹魏名将张辽,原来追随吕布,并没有得到重用,表现平平,当然也没有任何功绩。吕布败亡后,张辽归顺曹操。曹操一眼就看出张辽是个不可多得的将才!于是张辽得到了重用,随曹操四处征讨,战功累累。曾亲自劝降昌豨[xī],攻袁氏而转战河北,率先锋在白狼山斩杀乌桓单于蹋顿,智平荆州新军的叛乱,击灭陈兰、梅成。在合肥之战中,以之众,大破东吴十万大军,差点活捉孙权,威震江东,名震天下!“张辽止啼”也成为民间流传的传奇典故。这是曹操慧眼识英才的又一明证。
慧眼识主,立功扬名
曹操慧眼识英雄,其实英雄也在相主公。比如当年郭嘉离开袁绍,转投曹操,说明郭嘉同样具有高超的识人能力。21岁时,郭嘉北行去见袁绍,对袁绍的谋臣辛评、郭图说:“明智的人能审慎周到地衡量他的主人,所以凡有举措都很周全,从而可以立功扬名。袁公只想要仿效周公的礼贤下士,却不太知道使用人才的道理。思虑多端而缺乏要领,喜欢谋划而没有决断。想和他共同拯救国家危难,建立称王称霸的大业,实在很难啊!”后来曹操召见郭嘉,共论天下大事。郭嘉离开曹操营帐后,大喜过望地说:“这才是我真正的主人啊!”事实证明,郭嘉择主而事,屡献奇谋,为曹操统一中国北方立下了不凡的功勋,从而也成就了自己,名垂青史。
匹夫之勇,难成大器
作为反面教材,吕布是东汉末年的首席猛将,少有人能敌吕布之骁勇。可是吕布的最大败笔,除了人品差,就是不会识人用人!手下有高顺、张辽等大将,他却不重用,反而重用自己的小舅子魏续(最终背叛出卖吕布的,恰恰正是魏续)。当时吕布手下,还有陈宫等重要谋士,吕布也不重视信任这些人才。下邳之战中,吕布没有采纳陈宫的计谋,最终导致城破被俘,为曹操所杀。如果吕布能够识得高顺、张辽和陈宫这样的高端人才,并委以重任,那么他肯定会有不一样的精彩人生!可惜,历史没有如果!
识人相术,千年智慧以上一些识人案例,都可以归结到一门古老的学问——相人术。相人术,简称相术,起源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距今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块瑰宝。“相,秘术也,能指迷而越险,能解祸而为祥。相术本为帝王之术,不可轻传。非智慧之士不能见,非有德之人不能传,非有缘之人不可见”。
在浩瀚如烟的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这样精彩的相人案例。古有刘邦等慧眼识张良成就霸业以及曹操预言司马懿谋反,刘备预见马谡不堪大任的经典案例,近有曾国藩的识人用人宝典《冰鉴》;当世更不乏孙正义结识马云,成就阿里帝国的佳话。其中更有一些原本出身卑微一贫如洗的人,懂得识人的智慧,收获了王者的福报。
一个人的面部五官,蕴含了他大多数的身体密码。相由心生,一个人的思想、行为最终都会表现在其脸上。“心者貌之根,审心而善恶自见;行者心之表,观行而祸福可知”。
传播国学经典,造福子孙万代
刘勇晖老师,字明远,刘伯温第二十六代嫡孙,当代著名易学研究者。刘勇晖老师研习多年,独创《火眼金睛之王者智慧》识人用人实战课程,用于企业人才管理,商业谈判,投资合作及结交贵人,婚姻择偶,子女培养等领域,课程通俗易懂接地气,实操性强。
智慧决定福报,贵人决定命运
传播国学经典,造福子孙万代
日期:年6月10日
时间:09:00一17:30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ys/11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