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抹黑曹操,就为力捧刘备这样一

在众多《三国》影视剧的演绎下,刘备有时候被表现的像个心灵脆弱的书生,贤德有余,勇武不足。比如看到自己肥了就哭,徐庶要走要哭,看到诸葛亮不出山还是哭等等。

曹操那样的一代枭雄,罗贯中不往好处写,非要捧刘备这样一个遇事只会哭的孬货,究竟是为什么?

刘备的武力值真的不高吗?看鉴君今天就给你分析分析,先不说刘备虎牢关下三英战吕布这精彩的段子,我们单说刘备使双剑的事。

刘备用双剑最早是元杂剧里出现的,当时并没有交待这双剑的来历。正史上刘备用什么武器其实是没有记载的。

不过出土的文物中,汉代的武器库里,刀,剑,盾的比例各是一比一。也就是说如果刘备是个大汉将军,骑在马上,身上挂一刀一剑是很正常的。

而且使双剑这个事情,马上双持武器,那可是猛将的专属之一呀!中国最早有记录的双持猛将是西晋的陈安。他可以骑在马上,左手拿一米七长大刀,右手拿四米三五的蛇矛,当面无一合之敌。

你没听错,蛇矛最早就是陈安用的。陈安本事太大,虽然兵败被砍了头,但是唐代各路诗词大仙都拿他和他手里的蛇矛作诗。

到了宋代,岳飞有个大对头叫李成,他投降了伪齐。他打仗时与士兵同吃同睡同劳动,深得士兵爱戴,也是个使双刀的猛人。

李成用双刀的功夫太出名,以至于宋高宗赵构都替要特意提一句,说:“这两天刘光世把这个李成用过的刀拿给我看过了。这刀重七斤,李成能左右手轮舞,勇武无双没人能挡得住他,可惜不能为我所用呀。”

到明代的时候双手持武器的高手就更多了,大明开国的时候有个将军叫王弼,人称“双刀王”。

朱元璋和张士诚在鄱阳湖打仗的时候,朱元璋手下大将常遇春的部队杀不进张士诚的亲兵卫队身边,常遇春就对王弼说:“你是我这儿最厉害的猛将了,你能不能搞定?”王弼说行,然后飞身上马,拔出双刀正面杀进张士诚阵中,差点阵斩张士诚。

瓦氏夫人剧照

到嘉靖的时候,广西的瓦氏夫人在抗倭战争中出名了,她麾下的狼兵以七人小队出名,能够以寡击众,打得赢比自己人多的倭寇。

瓦氏夫人自己善使双刀,厉害得可以打得赢长枪,大枪术家吴殳是使枪的一流高手,留下的《手臂录》是目前长枪理论水平最高的武术著作。

清代《皇朝礼器图式》中的重型打击兵器,也就是鞭锏锤这三样,都是成对出现的,而且都分在绿营武器中。

绿营是清代改编了明代降军而建成的军队,成对的鞭锏锤进了《皇朝礼器图式》说明“顶级武将双持武器”这种印象从明代延续到了清代,并且被固定到了军队编制中。

也就是说,骑在马上,能够双持武器杀敌,这就是当时世人对猛将的印象。这种印象贯穿了从汉到清的历史和演义传说。

而且对于猛将的偏爱,作者罗贯中是深受所处时代环境影响的。罗贯中是元末明初小说家,受游牧民族文化影响,对独当一面、作战勇武的将帅形象十分青睐。

常有人说两军打仗,武将出阵单挑多么多么假,这个印象是不对的。元代蒙古人特别喜欢阵前出兵单挑。

俄国人有副世界名画上了邮票,说的就是现在俄罗斯的前身莫斯科公国立国之战,开打前俄国人和蒙古人各出一个勇士阵前比武,然后同归于尽的故事。

而《三国演义》不论成书于元末明初也好,明中叶也罢,都是深受蒙古人影响的,阵前单挑比武非常普遍。在这样的社会环境影响下,如果罗贯中写一个开国皇帝不能打,哪有人能接受,他自己就先不接受。

罗贯中把刘皇叔哥仨都往猛将方面靠,是体现了作者心中理想的。所以,刘皇叔哭吧哭吧不是罪,这最多算是多愁善感。从刘皇叔擅用的兵器来看,人家的武力值是不容质疑的!

戳图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戳“阅读原文”,少侠买把刀吧!

社长二木

奉旨求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ys/12270.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