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瞳症

小儿眼科---白瞳症

1.视网膜母细胞瘤(Retinoblastoma,Rb)视网膜恶性肿瘤。形态上分为三型:①内生型:瘤体呈白色结节样团块,突向玻璃体生长;②外生型:瘤体向向我们深层发展,可造成视网膜脱离;③弥漫浸润型:病变呈弥漫、浸润性生长,可被误诊为葡萄膜炎。常见虹膜新生血管,可发生假性前房积脓和玻璃体种植。白内障少见,眼球大小正常。可以是单眼、双眼或多灶性发病。常发生于12~24个月大的婴儿。大约10%可有家族史。2.弓蛔虫病线虫感染,可表现为视网膜局限的白色隆起的肉芽肿;或是弥漫性眼内炎。可伴有眼组织的局限性炎症,玻璃体牵引带合并黄斑牵引、牵引性视网膜脱离和白内障。双眼发病少见,一般发生于6个月~10岁的儿童。前房穿刺抽取房水检查可见嗜伊红细胞,血清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弓蛔虫为阳性。患者可有接触幼犬或不洁饮食史。3.Coats病视网膜血管异常,造成小的、多灶性视网膜血管外翻。白瞳症可继发于渗出性视网膜脱离或广泛的黄色视网膜内和视网膜下渗出。通常发生于20岁以前的男性,重症病例发生于10岁以前。Coats病极少双眼发病,没有家族遗传史。4.永存增生性原始玻璃体(PHPV)/永存胚胎血管(PFV)发育性眼部异常,包括不同程度的玻璃体腔内神经胶质和血管增生。通常合并有轻度的小眼球。晶状体后纤维膜可对睫状突造成牵拉,病变呈进展状态,伴有生时或生后不久即出现的白内障。晶状体后纤维膜和晶状体可向前推移,使前房变浅,造成继发青光眼。可有视网膜脱离。多为单眼发病,没有家族遗传史。5.先天性白内障生时出现晶状体混浊,单眼或双眼发病,可有家族遗传史,或伴有全身性疾病。6.视网膜星形细胞瘤无蒂的或轻度隆起的视网膜团块,呈黄白色,可有钙化。通常与结节性硬化症有关,少数与神经纤维瘤有关。患有结节性硬化的患者可见视神经巨大玻璃膜疣。7.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多发于早产儿。常因视网膜脱离而出现白瞳症。8.其他包括视网膜脉络膜缺损、视网膜脱离、家族性渗出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FEVR)、有髓神经纤维、葡萄膜炎、色素失调征。1.病史发病年龄?有无前述疾病的家族史?有无早产?有无幼犬接触史或不洁饮食习惯。2.全面的眼科检查包括角膜直径测量,以观察有无小眼球;检查有无虹膜新生血管、白内障;散瞳查眼底和前部玻璃体。3.以下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和确定治疗方案(1)B型超声适用于无法窥见眼底的病例。(2)眼底荧光血管造影适用于Coats病、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视网膜母细胞瘤。(3)眼眶及颅脑CT或MRI适用于视网膜母细胞瘤,尤其是双眼病例或有家族史者,以及晚期Coats病患者。(4)弓蛔虫血清ELISA试验大多数弓蛔虫感染病例,滴度1:8时为阳性。(5)全身检查由小儿科医师对视网膜星形细胞瘤和视网膜母细胞瘤患儿做全身检查。(6)房水细胞学检查适用于弓蛔虫病。4.对于年龄小或不合作的儿童,特别是疑为视网膜母细胞瘤、弓蛔虫病、Coats病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者,可考虑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检查。注:对视网膜母细胞瘤患眼做前房穿刺可导致肿瘤细胞扩散。1.视网膜母细胞瘤眼球摘除术,放疗,光凝,化疗,化学复位术,热化疗,有时采用其他方法。全身化疗用于转移癌。2.弓蛔虫病(1)皮质类固醇药物,根据炎症的严重程度,局部滴眼,球周注射或全身用药。(2)玻璃体切除术:有玻璃体视网膜牵引带形成,或药物治疗无效或恶化时。(3)如果弓蛔虫可见,行激光光凝。3.Coats病激光光凝或冷凝封闭渗漏的血管,手术治疗视网膜脱离,但手术效果欠佳。4.永存增生性原始玻璃体(1)白内障摘除术和手术切除晶状体后神经胶质膜。(2)治疗弱视。继发于永存增生性原始玻璃体伴发的黄斑发育不良的患者的视力预后通常欠佳。5.先天性白内障参见本章第八节先天性白内障。6.视网膜星形细胞瘤观察。7.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参见本章第二节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在哪
治白癜风的医院哪里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ys/1256.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