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谱三国曹操为何要杀华佗只因一性格缺陷
作者简介:立早闲人,本名颜永章,泉州人,公共管理硕士,早年因追求名利而奔波劳累,在而立之年遭遇人生第一坎后谈泊明志,致力将自己的人生阅历转化成文字,写出人性之廉耻,告诫世人勿疯巅。
多疑,指多疑惑;疑心重,现在通常指人的一种心理疾病。一个人,特别是站在权利巅峰上,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寒冷。其多疑,其实就是人本能的一种自我保护,符合高处不胜寒的孤独和凄凉。纵观《三国演义》里的人物,作为帝王级别的人物都有存在多疑的心理疾病,曹操则尤甚一筹。探究曹操的多疑之心理,可从其出身找其根源。曹操出生于宦官之家,其祖父曹腾为东汉宦官,历经五帝(汉安帝、汉顺帝、汉冲帝、汉质帝和汉桓帝),被封为费亭侯,升为大长秋,加位特进,在宦官中也算是位极人臣了;其父曹嵩为螟蛉之子,家财万贯。当时阉宦专权,将刘汉江山折磨地体无完肤。上至门第,下至百姓,无不对阉宦恨之入骨,况且中国是以儒家传统文化为主流,清高志士排斥、鄙视宦官之后。曹操就生活在这样的矛盾中,被一部分人视为掌上明珠极度宠幸,同时又被另一部分人极度蔑视,羞以为伍。长此以往,就形成了曹操的多疑性格,对周围世界周围人极度不信任。
《三国演义》中,多疑是曹操最有特性的性格之一。而曹操因多疑而杀人是出了名,如第一次是谋刺董卓不成,逃亡途中误杀吕伯奢一家九口;第二次是中周瑜的反间计而误杀荆州水军都督蔡瑁、张允;第三次是借自我防卫措施而所谓“梦中杀人”的骗人把戏;第四次则是害怕华佗借治病谋害而囚杀神医华佗。尤其是囚杀神医华佗这一片断,将曹操的多疑性格描绘得活神活现。
曹操刚入道时,为了给自己捞取政治资本,曾铤而走险借献七宝刀而刺杀提拔自己为骁骑校尉的恩相董卓。如不是事先获得秦庆童的告密,曹操就要亲身体验太医吉平以借治病为名,被下毒毒杀!因此曹操才会多疑华佗会不会学吉平借治病来谋害他,合乎情理中,符合曹操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吃一堑长一智的心理阴影。“臂痛可刮,脑袋安可砍开?汝必与关公情熟,乘此机会,欲报仇耳!”一句将曹操所担心之事全都表达出来了,一来华佗为了给关羽刮骨疗毒,自己不请自到,从江东坐船到樊城,说明华佗是关羽的铁杆粉丝,听说关羽是天下英雄,中了毒箭,就屁巅巅地跑来给关羽医治;而且关羽又刚刚被东吴害死,嫁祸给曹操,故曹操也害怕华佗这个关羽的铁杆粉丝以借治病之名来杀自己;再说那年头,华佗给曹操要治的病是要“先饮麻肺汤,然后用利斧砍开脑袋,取出风涎,方可除根”,就是先喝麻药,再做开颅手术。这样的手术在年后的今天,都没有十分的把握,更何况是当时社会。即便你是神医,也难保百分百啊!怪不得曹操会以为华佗是来替关羽报仇呀!
华佗老摆专家、神医的架子,动不动就拿他的偶像关羽治胳膊不怕疼来刺激曹操,说曹操的开颅手术是“小可之疾”,那语气就像是治疗感冒发烧咳嗽牙疼之类小病。可病人都知道开颅手术非比寻常,一不小心就把命交待了!怪不得曹操会质问:“割开胳膊上的肉怎么能和用斧子劈开脑袋相提并论呢?”万一华佗一走神,那曹操的性命就完完了。曹操本性就多疑,岂能信华佗的神医调调,干脆就“呼左右拿下狱中,拷问其情。”曹操囚杀死唯一有可能治好自己的一代名医华佗后,自己也在不久之后撒手人寰。
笔者按:对待多疑的人,首先寻找多疑产生的原因,诸如缺乏相互信任、思维定势错误、受流言蜚语影响以及自身或别人的不良品质;其次不要怨天尤人,设身处地多为别人考虑些,切不可当面指出来,特别是上级,这样容易让人家一条道走到黑;再次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培养相互间信任;然后少说多做,让流言不攻自破;最后要有阿Q精神,学会自我安慰,不要偏听偏信。
脸谱三国
赞赏
人赞赏
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乌鲁木齐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ys/57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