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证之一、是主要致盲眼病之一;是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中最重要的表现。临床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病变表现为动脉瘤、出血斑点、硬性渗出、棉绒斑、静脉串珠状、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IRMA),以及黄斑水肿等。广泛缺血会引起视网膜或视盘新生血管、视网膜前出血及牵拉性视网膜脱离,造成严重的视力障碍。
糖尿病可引起两种类型视网膜病变,增殖性和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在增殖性视网膜病变中,视网膜损害刺激新生血管生长。新生血管生长对视网膜有害无益,其可引起纤维增生,有时还可导致视网膜脱离。新生血管也可长入玻璃体,引起玻璃体出血。与非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相比,增殖性视网膜病变对视力的危害性更大,其可导致严重视力下降甚至完全失明。
糖网患者早期预防治疗,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定期复查眼底是很重要的
病例分析:
患者李某,女,35岁,以“左眼视物模糊1个月”为主诉来院,患者于1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视物模糊,视物如薄雾遮挡,无眼疼、眼红、眼胀、流泪等不适,医院眼科检查,诊为“左眼玻璃体积血、双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给予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建议行左眼玻璃体切除术,患者为行手术治疗特来我院就诊,门诊给予行右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并以“左眼玻璃体积血、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为诊断收入院。发现“糖尿病”1个月,口服药物(二甲双胍、格列齐特片)控制,眼科检查:视力R:0.6;L:FC/30cm双眼矫正均不提高;双眼前节(-),右眼底可见视盘色淡,鼻侧视网膜表面可见大片激光斑,后极部视网膜表面可见大量点状出血及硬性渗出,波及黄斑区。左眼玻璃体腔内可见大量点片状、絮状血性混浊,眼底因积血遮挡视不清。眼压:R:16.0mmHg,L:16.0mmHg。眼B超:左眼玻璃体混浊(积血可能)。
入院左眼B超及双眼OCT如下:
入院后完善各项相关检查,无手术禁忌,于-09-05在我院行“左眼玻璃体切除+剥膜+玻璃体腔注药术”,手术顺利,术后给予抗炎、扩瞳及活血化瘀类药物应用,给予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如下图),病情稳定,于-09-11出院。出院视力L:0.4矫正-1.25DS→0.5,玻璃体腔内液体填充,可见尘状混浊,眼底可见视盘色淡红,视网膜增殖膜已剥除,表面可见点状出血及硬性渗出,黄斑区色素不均匀。眼压:R:19.0mmHg,L:15.0mmHg,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显示:双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OCT显示:双眼黄斑区视网膜弥漫性水肿,中心凹反射信号可见,眼B超显示:左眼玻璃体腔内未见异常回声。嘱7天后门诊复查,行双眼视网膜激光光凝术。
出院双眼底照相及左眼OCT如下:
讨论: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主要的致盲疾病,然而糖尿病患者如能早发现且获得规范的治疗,多数可以摆脱失明的风险。故定期进行眼科随访:建议糖尿病患者应每年散瞳检查眼底。1型糖尿病患者,过了青春期后应定期检查眼底,2型糖尿病患者从发病后5年应每年检查1次或遵医嘱。如有眼部异常感觉,及时去找眼科医生检查治疗,并要缩短眼科随诊时间,如每半年或3个月1次。如及早发现应用药物延缓它的发展,若发展到一定阶段,就需要激光治疗,如果发展到晚期,则需多方(药物、激光加手术)治疗,且视力恢复差。
文章来源:医院
原文作者:姚宁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ys/61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