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年公共基础知识考试

北京痤疮医院治疗 https://m-mip.39.net/baidianfeng/mipso_8578725.html

  

  1、(单选题)《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列宁为下列哪个组织起草的纲领:

  A.第一国际

  B.共产主义同盟

  C.第二共产国际

  D.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

↓↓↓

↓↓↓

  正确答案:B第一步,本题考查世界历史知识。

  第二步,《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纲领,是关于科学共产主义的第一个纲领性文献,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年2月21日,《共产党宣言》在伦敦第一次以单行本问世;同年2月24日,正式出版。B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第一国际,即国际工人联合会,是年建立的国际工人联合组织。马克思是创始人之一、实际上的领袖。由于会名太长,人们取它的第一个单词“International(国际)”,第二国际成立后,始称“第一国际”。年,第一国际法国支部参加并领导了巴黎公社运动,但是随着巴黎公社的失败,组织也日渐衰弱,年正式宣布解散。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第二国际即“社会主义国际”(–)是一个工人运动的世界组织。年7月14日在巴黎召开了第一次大会,通过《劳工法案》及《五一节案》,决定以同盟罢工作为工人斗争的武器。组织后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而解散,其后伯尔尼国际成立并作为实体运作。第二国际所作出影响最大的动作包括宣布每年的五月一日为国际劳动节,宣布每年的3月8日为国际妇女节,并创始了八小时工作制运动。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年初,马克思、恩格斯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建立了“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接着在巴黎、伦敦、汉堡、莱比锡、西里西亚各地设立了支部。创立该委员会的目的是通过与各国工人团体、社会主义者的经常联系,团结先进工人,克服工人运动中的各种错误理论和涣散状态,促使各国社会主义者在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基础上统一起来。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准备步骤,为建党奠定了思想基础,培养了一批无产阶级的先进分子,从思想上和组织上为建立无产阶级革命政党进行了准备。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2、(单选题)孔子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光耀的文化轨迹,以下关于孔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著作《论语》,记录孔子本人及弟子言行

  B.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仁政”,提出“民贵君轻”观点

  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孔子一跃成为当时名家

  D.孔子在教育学上的贡献打破公学,创办私学

↓↓↓

↓↓↓

  正确答案:D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化常识。

  第二步,私学产生于春秋时期,孔子是开创大规模私学的第一人。《中国教育通史》一书中认为“孔子是我国古代的伟大思想家和教育家,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私学的创始人”。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语录结集,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写而成,而非孔子本人所著。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因而孔学又被称为仁学。“民贵君轻”是孟子仁政学说的核心。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被称为“亚圣”。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西汉儒学大师董仲舒所提出的思想主张。这一主张容纳了儒家、道家、法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是一种与时俱进的新思想。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3、(单选题)在鲁迅的小说中,把封建社会归结为“一部吃人的历史”,并在结尾喊出“救救孩子”的呼声的小说是:

  A.《祝福》

  B.《阿Q正传》

  C.《故乡》

  D.《狂人日记》

↓↓↓

↓↓↓

  正确答案:D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知识。

  第二步,《狂人日记》是鲁迅创作的第一个短篇白话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狂人日记》中著名的一段:“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来,满本上都写着两个字‘吃人’”!“救救孩子”出自《狂人日记》最后一篇。D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D选项。

  拓展A项:《祝福》是民国时期文学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彷徨》。作品叙写一个离开故乡的知识分子“我”在旧历年底回到故乡后寄寓在本家四叔(鲁四老爷)家里准备过“祝福”时,见证了四叔家先前的女仆祥林嫂猝死的悲剧。该小说通过描述祥林嫂悲剧的一生,表现了作者对受压迫妇女的同情以及对封建思想封建礼教的无情揭露。也阐述了像文中的“我”一样的启蒙知识分子,对当时人们自私自利以及世态炎凉的这一社会现状的无动于衷和不知所措。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B项:《阿Q正传》是鲁迅创作的中篇小说,后收入小说集《呐喊》。该小说创作于年底,共分九章。小说以辛亥革命前后的中国农村为背景,描写了未庄流浪雇农阿Q,虽然干起活来“真能做”,但却一无所有,甚至连名姓都被人遗忘的故事。该小说批判了当时中国社会的封建,保守,庸俗,腐败等社会特点,有力地揭示了旧中国人民的生活场景和其处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病态。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故乡》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年创作的一篇短篇小说。小说以“我”回故乡的活动为线索,按照“回故乡”——“在故乡”——“离故乡”的情节安排,依据“我”的所见所闻所忆所感,着重描写了闰土和杨二嫂的人物形象,从而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农村破产、农民痛苦生活的现实;同时深刻指出了由于受封建社会传统观念的影响,劳苦大众所受的精神上的束缚,造成纯真的人性的扭曲,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表达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4、(单选题)下列作者与作品对应有错的是:

  A.歌德——《巴黎圣母院》

  B.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C.塞万提斯——《堂吉诃德》

  D.海明威——《老人与海》

↓↓↓

↓↓↓

  正确答案:A第一步,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作者为法国浪漫主义作家维克多·雨果。德国戏剧家、诗人歌德的代表作品主要有《少年维特的烦恼》、《浮士德》。A项对应错误,但本题为选非题,因此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威尼斯商人》是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创作的戏剧,是一部具有讽刺性的喜剧。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可分为三个时期,早期以喜剧和历史创作为主,如《威尼斯商人》和《亨利四世》;中期以悲剧创作为主,如《哈姆雷特》和《麦克白》;后期以传奇剧创作为多,如《暴风雨》。B项正确,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C项:米格尔·德·塞万提斯·塞维德拉是文艺复兴时期的西班牙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他被誉为西班牙文学世界里最伟大的作家。评论家们称他的小说《堂吉诃德》是文学史上的第一部现代小说,同时也是世界文学的瑰宝之一。C项正确,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D项:欧内斯特·米勒尔·海明威,美国作家、记者,被认为是20世纪最著名的小说家之一。他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被授予银制勇敢勋章;年,他以《老人与海》一书获得普利策奖;年的《老人与海》又为海明威夺得诺贝尔文学奖。年,海明威的《太阳照样升起》与《永别了,武器》两部作品被美国现代图书馆列入“20世纪中的部最佳英文小说”中。D项正确,此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5、(单选题)下列生活常识中,不正确的是:

  A.在选择洗衣粉时应尽量选择含磷洗衣服,有利于水体环境保护

  B.甲醛是一种无色有味的有毒气体,新装修的房子里一般甲醛超标,所以不宜立刻入住

  C.炒菜时油锅着火,应立刻盖上锅盖,隔绝空气

  D.霉变的大米、花生、瓜子不能食用,因为含有黄曲霉素会危害人体健康

↓↓↓

↓↓↓

  正确答案:A第一步,本题考查生活常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含磷洗衣粉是指以磷酸盐为主要助剂的一类产品。磷酸盐是一种高效助洗剂,同时也是藻类的助长剂,水中的磷含量升高,水质趋向富营养化,会导致各种藻类。水草大量滋生,水体缺氧会使鱼类死亡等现象。作为含磷洗涤剂中的“磷”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已被国内外环保专家所公认。A项错误,但本题为选非题,因此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甲醛,又称蚁醛。无色气体,刺激性气味,对人眼、鼻等有刺激作用。有强还原作用,特别是在碱性溶液中。甲醛的主要危害表现为对皮肤粘膜的刺激作用,甲醛在室内达到一定浓度时,人就有不适感。大于0.08m3的甲醛浓度可引起眼红、眼痒、咽喉不适或疼痛、声音嘶哑、喷嚏、胸闷、气喘、皮炎等。新装修的房间甲醛含量较高,是众多疾病的主要诱因。新装修的房子里一般甲醛超标,所以不宜立刻入住。B项正确,但本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C项: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两种方法。冷却法:关闭煤气、液化气阀门或熄灭柴草,或者往油锅边缘缓缓加倒大量食用油,使油温降低,达不到燃点而自动熄灭,也可将切好的蔬菜或其它生冷食物沿着锅边缘倒入锅内,利用蔬菜、食物与着火油品的温度差,达到降低温度,快速灭火的目的。窒息法:迅速用锅盖或能遮住锅的大块湿布、湿麻袋,从人体处朝前倾斜着遮盖到起火的油锅上,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氧气而熄灭。“锅盖灭火”方法简便易行,而且锅里的油不会被污染,人体也不会被火烧伤。C项正确,但本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D项:黄曲霉毒素(AFT)是黄曲霉和寄生曲霉等某些菌株产生的双呋喃环类毒素。动物食用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饲料后,在肝、肾、肌肉、血、奶及蛋中可测出极微量的毒素。黄曲霉毒素主要污染粮油及其制品,各种植物性与动物性食品也能被污染。霉变的大米、花生、瓜子含有黄曲霉素,食用会危害人体健康。D项正确,但本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6、(单选题)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纳米等于()米。

  A.十万分之一

  B.十亿分之一

  C.百亿分之一

  D.千亿分之一

↓↓↓

↓↓↓

  正确答案:B第一步,本题考查科技知识。

  第二步,纳米,即毫微米,1纳米=10的负9次方米,即十亿分之一米。B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ACD项为干扰选项,因此不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7、(单选题)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的金属在常温下一般呈固态

  B.惰性气体不与其他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C.天然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燃料

  D.钢是铁和碳按照一定比例加工而成的合金

↓↓↓

↓↓↓

  正确答案:B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并选错误项。

  第二步,惰性气体,即稀有气体。稀有气体化合物指含有稀有气体元素的化合物。由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外层为闭壳结构,化学性质不活泼,所以过去人们曾认为他们与其他元素之间不会发生化学反应,称之为“惰性气体”。但是在年,加拿大工作的26岁的英国青年化学家N.Bartlett合成了第一个稀有气体化合物Xe[PtF6]之后,许多化学家竞相开展这方面的工作,先后陆续合成了多种“稀有气体化合物”,促进了稀有气体化学的发展。而“惰性气体”一名也不再符合事实,故改称稀有气体。B项错误,但本题为选非题,因此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金属是一种具有光泽(即对可见光强烈反射)、富有延展性、容易导电、导热等性质的物质。地球上的绝大多数金属元素是以化合态存在于自然界中的。这是因为多数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只有极少数的金属如金、银等以游离态存在。自然界中的金属中,其他金属在常温下一般呈固态,但汞是特例。A项正确,但本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C项:天然气,是一种主要由甲烷组成的气态化石燃料。甲烷的特性是无色无味无毒,在这里需要注意无毒不表示没有危险。C项正确,但本题为选非题,因此不当选。

  D项:钢是对含碳量质量百分比介于0.02%至2.04%之间的铁合金的统称,钢的化学成分可以有很大变化,只含碳元素的钢称为碳素钢(碳钢)或普通钢;在实际生产中,钢往往根据用途的不同含有不同的合金元素,如锰、镍、钒等。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8、(单选题)通常我们所说的“GPS”是指:

  A.全球定位系统

  B.汽车导航系统

  C.卫星导航系统

  D.移动智能车载终端

↓↓↓

↓↓↓

  正确答案:A第一步,本题考查前沿科技知识。

  第二步,GPS是英文GlobalPositioningSystem(全球定位系统)的简称,是一种以空中卫星为基础的高精度无线电导航的定位系统,它在全球任何地方以及近地空间都能够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车行速度及精确的时间信息。GPS自问世以来,就以其高精度、全天候、全球覆盖、方便灵活吸引了众多用户。GPS不仅是汽车的守护神,同时也是物流行业管理的智多星。随着物流业的快速发展,GPS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成为继汽车市场后的第二大主要消费群体。GPS是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亿美元,于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功能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A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A选项。

  拓展B项:汽车导航系统,即车载GPS导航系统,其内置的GPS天线会接收到来自环绕地球的24颗GPS卫星中的至少3颗所传递的数据信息,结合储存在车载导航仪内的电子地图,通过GPS卫星信号确定的位置坐标与此相匹配,进行确定汽车在电子地图中的准确位置,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定位功能。B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导航卫星,即从卫星上连续发射无线电信号,为地面、海洋、空中和空间用户导航定位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导航系统的空间部分。导航卫星装有专用的无线电导航设备,用户接收导航卫星发来的无线电导航信号,通过时间测距或多普勒测速分别获得用户相对于卫星的距离或距离变化率等导航参数,并根据卫星发送的时间、轨道参数,求出在定位瞬间卫星的实时位置坐标,从而定出用户的地理位置坐标(二维或三维坐标)和速度矢量分量。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车载智能终端,具备GPS定位、车辆导航、采集和诊断故障信息等功能,在新一代汽车行业中得到了大量应用,能对车辆进行现代化管理,车载智能终端将在智能交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9、(单选题)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其对人最直接的危害是:

  A.形成雾霾天气让人看不见路造成交通事故

  B.被呼吸直接进入支气管引发相关疾病

  C.被吸进入口腔引发口腔疾病

  D.被吹进眼引发红眼病

↓↓↓

↓↓↓

  正确答案:B第一步,本题考查物理化学知识。

  第二步,PM2.5主要危害人体的呼吸系统,空气进入肺,要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但是PM2.5颗粒物微小,从而不易被鼻等器官阻挡,可直接进入支气管和肺泡,影响肺部的气体交换,引发哮喘等疾病。进入肺后,可迅速被肺泡外毛细血管吸收,通过血液循环分布全身,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能诱发呼吸系统疾病。B项符合题意,因此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项:对人最直接的危害应该是直接作用于人,“形成雾霾天气让人看不见路造成交通事故”不是直接危害。A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C项:“被吸进入口腔引发口腔疾病”属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发生病害导致的,也是间接的危害。C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D项:“被吹进眼引发红眼病”属于空气中的有害物质与眼睛中的物质发生病害导致的,也是间接的危害。D项不符合题意,因此不当选。

  10、(单选题)公文的作者是指:

  A.撰拟文章的相关工作人员

  B.制发文件的机关

  C.审核签发文件的机关工作人员

  D.参与文件形成过程的全体机关工作人员

↓↓↓

↓↓↓

 

  正确答案:B第一步,本题考查公文概述。

  第二步,公文作者指各级各类国家机构、社会团体和企事业单位在处理公务活动中有着特定的效能和广泛的用途的文书撰写者,它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为国家管理提供所需的信息。公文的作者是法定的,所谓法定的作者,就是指依据法律和有关的章程、条例、决定成立的,并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法定的职能权利和担负一定的任务、义务的机关、组织或代表机关组织的领导人。文件主要是以机关的名义或机关的某一部门的名义制发的。也就是说制发文件的机关属于公文的作者。B项正确,因此当选。因此,选择B选项。

  拓展ACD项:公文的作者是制发文件的机关。公文与一般的文章不同,公文不是代表个人的,因此公文的作者不可能是个人。ACD项错误,因此不当选。

1.从年1月开始,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z/1200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