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医智惠首试AI影像算法线上办赛,ADA

4月3日,第17届国际顶级医疗影像会议ISBI拉开帷幕。受疫情影响,原定在美国爱荷华州举行的线下会议转至线上举办,会议的重头戏——iChallenge系列比赛的最新挑战赛——基于眼底彩照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分析挑战赛ADAM(ADAM:AutomaticDetectionchallengeonAge-relatedMaculardegeneration)也随之成为AI影像领域第一个完全在线上举办的比赛。

尽管有着丰富的办赛经验,全流程线上办赛对于主办方灵医智惠来说,仍是全新的考验。ADAM自2月4日启动线上预选赛到3月15日结束预选评比,吸引了来自20多个国家的近支参赛队伍,包括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IDx、平安科技等知名研究机构、高校以及AI医疗企业。队伍所在地区的网络条件差异很大,如何保持决赛期间网络通畅、最大限度确保比赛公平公正是一个挑战;如何与存在明显时差的各决赛队伍进行信息的及时交互,也是一个难题。印度的一支参赛队伍甚至反映,尽管无法访问实验室仪器,他们依然坚持用日常笔记本电脑完成了决赛。虽然比赛的阻碍重重,但大家的比赛热情和共同努力却保障了整场比赛的顺利进行。

此次比赛围绕“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开展了疾病定性分类、视盘结构分割、中心凹定位、主要病灶检测分割四大任务。最终比赛中,来自韩国的VUNO公司取得第一名,来自印度的ZASTI公司获得第二名,法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取得第三名。

(百度灵医智惠首次举办线上AI影像算法大赛吸引国内外众多高手对决)

比赛中公开的数据集来自灵医智惠与国内多次荣获眼科声誉和科技影响力榜首的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是目前全球针对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唯一大规模的公开数据集,共包括张眼底图片。

数据集主要由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张秀兰教授团队提供。为了保障疾病标签合数据标注的精确性,张秀兰教授团队采用“7+1”标注,即首先由7位十年年资以上的眼底专业医生进行独立标注,最后再由至少1名更资深的上级医生进行最终审核确认。严格的标注流程方能造就权威的数据,此次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数据集的释放,将极大地推动相关领域的研究进展,助力研究者进一步探索人工智能在眼科影像领域的应用价值。

在比赛回顾分享环节中,各国参赛队伍高度赞扬灵医智惠连续2年坚持办赛、推动眼科AI研究进步的努力,表示未来希望通过贡献数据或其他国际合作方式参与这一事业,共同推动眼科AI社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能够携手更多的伙伴,推动眼科AI甚至影像AI的长足发展,也是灵医智惠持续开展眼科影像国际比赛的初心和努力的方向。

比赛虽然落幕,但灵医智惠推动医疗AI壮大发展的心依旧火热。自年成立,灵医智惠始终秉承循证AI赋能基层医疗的愿景,持续推动医疗体系降本提效。基于扎实的AI技术沉淀和对于医疗场景的深刻理解,灵医智惠推出了临床辅助决策、眼底影像分析系统、慢病管理平台等覆盖智慧临床、智慧筛查、智慧患者服务的全产品矩阵,目前已覆盖19个省市自治区的余家医疗机构。

(灵医智惠携手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开展“AI眼底影像分析系统科研合作项目”)

据悉,今年10月,灵医智惠将在另一医疗影像顶会MICCAI上举办第二届基于眼底彩照的青光眼分析比赛REGUGE2(REFUGE2:2ndRetinalFundusGlau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z/1440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