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学习眼科学试题
名词解释:
屈光不正:RefractiveError,平行光芒进进不用调节的眼后,经过折射不能在视网膜黄斑中央凹聚焦,称为非重视眼ametropia,又称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分近视,远视,散光三大类。
弱视:Amblyopia,弱视是一种单眼或双眼(双眼较少)最佳矫重视力低于正常,而未能发现与该视力减退相对应的眼球器质性改变的一种常见儿童眼病。
低视力:LowVision临床上将双眼中较好眼的最佳矫正视力0.3但≥0.05者定义为低视力。
RAPD:RelativeAfferentPupillaryDefect,相对性传进性瞳孔阻滞,当一眼的瞳孔传入纤维受损致直接对光反应减弱时,该眼的间接对光反应可正常。
睫状神经节:CiliaryGanglion是位于眼球后的周边神经节,其成分包括:来自鼻睫状神经的感觉支、来自动眼神经下支的副交感支、以及来自颈内动脉旁神经纤维从的交感支。睫状神经节发出数条睫状短神经,与睫状长神经一起负责眼球内的感觉和运动。
简答题:
视网膜母细胞瘤分期与临床表现?
分期:1)眼内期2)青光眼期3)眼外期4)全身转移期
表现:1)猫眼-瞳孔黄白色反光。2)继发性青光眼。3)废用性斜视。4)眼底镜见单个或多个灰白色、实性、向玻璃体隆起性病灶,瘤体表面视网膜血管扩张、出血,伴渗出性视网膜脱离。5)还可侵及眼外、眶外,向颅内、淋巴结、其他脏器蔓延。重点是临床表现。
眼科用药的给药方式:1)全身用药:口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2)局部用药:滴眼、眼周注射、眼内注射。两大类斜视的鉴别:共同性斜视:是眼外肌肉本身及其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而发生的眼位偏斜,在任何凝视方向斜视角均无变化,眼球运动无异常,第一斜视角基本即是第二斜视角,向上向下凝视时斜视角之差10△。非共同性斜视,多为麻痹性或限制性斜视,是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干或者肌肉本身病变所致的斜视。临床特点包括:复视与混淆,眼位偏斜,运动受限,代偿头位。
列举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眼征:
1)眼睑证:眼睑回缩和上睑迟落。
2)眼球突出:多为双侧。
3)复视及眼球运动障碍:限制性眼外肌病变。
4)结膜和角膜病变。
5)继发性视神经病变。
眼穿通伤的治疗原则:
1)初期及时清创缝合伤口,注重止血,止痛。
2)防治伤后感染和并发症。
3)后期针对并发症选择合适的手术。
单项选择题
1.视觉器官包括:(A)
A.眼球、眼附属器
B.眼球泪器、眼外肌
C.眼球、眼附属器、视路和视中枢
D.眼球、角膜、晶状体
E.眼球、血管、眼神经系统
2.眼球向前方平视时测两眼球突出度正常人两眼间相差不超过:(A)
A.2mm
B.5mm
C.3mm
D.5mm
E.1mm
3.眼球壁分为哪三层:(D)
A.纤维膜、虹膜、葡萄膜
B.纤维膜、角膜、视网膜
C.纤维膜、巩膜、视网膜
D.纤维膜、葡萄膜、视网膜
E.纤维膜、虹膜、视网膜
4.组织学上角膜分为五层,后弹力层为(C)
A.鳞状上皮细胞组成
B.无细胞成分的透明膜
C.较坚韧的透明均质膜
D.胶原纤维素薄板
E.六角形扁平细胞
5.组织学上巩膜分为:(D)
A.表层巩膜、板层巩膜和深层巩膜
B.表层巩膜、巩膜血管丛和深层巩膜
C.表层巩膜、深层巩膜和中层巩膜
D.表层巩膜、深层巩膜和棕黑板层
E.表层巩膜、结缔组织和胶原层
6.视神经孔内除视神经经过外,还有下列哪项通过:(D)
A.眶下静脉
B.第III脑神经
C.第IV、VI脑神经
D.眼动脉和交感神经
E.以上都不是
7.角膜组织学分五层,下列哪些损伤后可以再生:(C)
A.角膜上皮层和基质层
B.角膜上皮层和内皮层
C.角膜上皮层和后弹力层
D.前弹力层和后弹力层
E.内皮层和后弹力层
8.房水中下列哪项不包括:(C)
A.乳酸、维生素C
B.葡萄糖
C.氧气、二氧化碳
D.钠、钾、氯
E.尿酸、蛋白质
填空题:(2题)
1.眼睑从外向向内分为五层,分别为:皮肤层,皮下层,肌层,睑板层,结膜层
2.泪膜是覆盖于眼球前表面的一层液体,有三层结构:脂质层,水液层,粘蛋白层.
论述题:(1题)1.瞳孔光反射的路径
答案:光线照射一侧眼时,引起两侧瞳孔缩小的反射称为光反射。光照侧的瞳孔缩小,称为直接光反射,对侧的瞳孔缩小称为间接光反射。传入路光反射纤维开始与视觉纤维伴行,在外侧膝状体前离开视束,经四叠体上丘臂,至中脑顶盖前核,在核内交换神经元,一部分纤维经中脑到导水管,到同侧E-W核,另一部分经后联合交叉,到对侧E-W核。传出路为两侧E-W核发出的纤维,至睫状神经节,交换神经元后,由节后纤维伴睫状短神经到眼球内瞳孔括约肌。
版
权
声
明
转载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及时删除。内容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未经核实,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崔玉涛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访谈传说中的育儿秘方真的能让宝宝变得更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z/161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