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门诊常见眼底病的防治
常见眼底病的防治
眼底病的特点是病种繁多、病因复杂、病情多变。眼底病早期症状,常常不为病人所发现。当病人感觉到视力下降时,病情可能已经很严重。眼底病对人的危害主要是影响视觉能力,严重的可至盲。眼底病不仅具有早期不容易被发现的特点,就是在诊断和治疗上,同白内障等疾病相比,也有更大的难度。眼底病成因非常复杂,可以说,身体中的很多疾病,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都会诱发眼底病,治疗眼底病,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做好眼底病的预防,在发现有眼底病的症状时,医院诊治。只有了解了常见的眼底病,才能做好预防工作。那么常见的眼底病都有哪些呢?眼底是唯一能用肉眼直接观察到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部位,这些血管可以反映人体全身血液循环的动态以及健康状况。所以,眼底检查不仅是检查眼睛玻璃体、视网膜、脉络膜和视神经疾病的重要方法,更是许多全身性疾病监测的“窗口”。眼底病主要有黄斑病变、视网膜血管疾病、脉络膜炎、视网膜脱离、视神经病变、视网膜遗传病、外伤等。这些眼底病变随着病情的进展,均会出现视力逐渐下降、视野缩小、视力模糊、视物不清等症状,最后可导致视力丧失仅有光感和视野全部消失而失明。患了眼底病的患者,其临床表现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患者不同程度地出现视力下降,严重时单眼或双眼视力大幅下降,甚至无光感。如果累积在黄斑部时,则会引起视物缩小变形等;二是视野缩小或有暗影,患者自我感觉眼前有黑的“漂浮物”、“蝌蚪”或“蜘蛛网”。论及眼底病的病因,大致可包括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肾炎、贫血、流感、结核、高度近视、颅内上位性病变等。而从发病人群来看,各个年龄阶段都有可能患上眼底病。临床上最常见的几种眼底病
1、视网膜血管阻塞
包括视网膜动脉阻塞和视网膜静脉阻塞。
视网膜中央动脉为终末动脉,它的阻塞引起视网膜急性缺血,视力严重下降,是导致盲目的急症之一。视网膜对缺血非常敏感,有报告缺血90~分钟视网膜即坏死,一般病人就诊时间较晚,易失去抢救时机。
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比较常见的眼底血管病。视网膜静脉阻塞的特征是:视网膜血液瘀滞、静脉迂曲扩张、视网膜出血和水肿。可分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及视网膜静脉分支阻塞。
主要症状为中心视力下降,或某一部分视野缺损,但发病远不如动脉阻塞那样急剧和严重,一般尚可保留部分视力,在中央静脉阻塞后3~4个月,5%~20%的患者可出现虹膜新生血管,并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治疗上视网膜动脉阻塞,必须争分夺秒,紧急抢救,采取一切综合性措施扩张血管解除痉挛,尽量缩小视网膜受累范围。应配合大量使用血管扩张药物。视网膜静脉阻塞,可结合应用抗血凝药物。并注意眼压变化,预防继发青光眼。需密切观察虹膜新生血管形成情况,一旦发现,必须行抗VEGF药物治疗及视网膜光凝治疗。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
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患了糖尿病,是否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取决于:患病时间的长短,血糖、血压、血脂的控制情况和个体的差异性。
临床表现有视物模糊,视力下降、失明等。眼底镜检查,或眼底彩色照相检查就可以确诊。但如果眼底有出血点,建议做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这样可以更清楚地了解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程度。
糖网需及早干预治疗,治疗上除了积极控制血糖,主要是中西结合治疗。比如中药口服,激光治疗,抗VEGF药物治疗,手术治疗。
3、黄斑变性
通常是高龄退化的自然结果,随着年龄增加,视网膜组织退化,变薄,引起黄斑功能下降。负责供应营养给视网膜的微血管便会出现渗漏、出血、新生血管,甚至形成疤痕,血管渗漏的液体会破坏黄斑,引起视物变形,视力下降,过密的疤痕引致中心视力显著下降,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变盲。
黄斑变性分为萎缩性和渗出性。
萎缩性亦称干性或非渗出性。双眼常同期发病且同步发展。本型的特点为进行性色素上皮萎缩中心视力缓慢减退。
渗出性黄斑变性本型的特点是色素上皮层下有活跃的新生血管,从而引起一系列渗出、出血、瘢痕改变,导致中心视力快速下降。
医院眼科运用中医药治疗,对常见眼底病进行了深入的临床研究,取得了不少的经验。
西医治疗方面,技进步很快,尤其是抗血管生成药物的出现,使有血管病变的眼底病的治疗有了更多的选择,比如,激光联合抗血管生成药物玻璃体腔注射治疗,对控制黄斑水肿会有更好的效果;比如,对已经有新生血管形成的病例,玻璃体腔注射抗血管生成药物,可以帮助新生血管的退缩,尤其新生血管在视神经乳头上无法进行激光治疗时;有些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晚期,必须手术的病例,也可以先注射药物,然后再手术,这样可减少术中出血。
有两种情况要做激光治疗,一是黄斑水肿。很多研究表明,黄斑区小心的弱的分散的激光光凝,可以减少血管的渗漏,从而减轻水肿,提高视力。二是当发现视网膜有新生血管,或有大片视网膜血管没有血流供应,这时候为了使得新生血管萎缩或阻止新生血管的生长,进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如果糖尿患者血糖控制不好,也没有及时正确地激光治疗,视网膜病变发展到增殖期,玻璃体出血1个月以上不吸收,或视网膜有增殖膜,有视网膜脱离,影响中心视力,必须手术治疗。手术的目的是将出血清除,剥除增殖膜,将视网膜复位,同时进一步进行加强的激光光凝治疗。
眼底病的饮食疗法
1、肉食类主要用于杂性眼底病,恢复期辅助治疗。
牛肉和羊肉具有益气养血明目的功效,肝、鸡肉、鸭肉补肾益精血,猪肉、鸡蛋和鸭蛋滋肝肾养阴液,鱼类则具有补肾益气、滋阴养目的作用。但这类食物应少食多餐,不可暴饮暴食。
2、植物类多用于热性眼底病的辅助治疗。
比如冬瓜、丝瓜、苦瓜、苋菜、芹菜、绿豆、赤小豆、海带等具有清热解毒、利水消肿、活血通络作用,而黄米、高粱米、玉米、小米、黄豆、黑芝麻、木耳可益气养血明目。这些食物虽然主要用于热性眼底病的辅助治疗,但杂性眼底病气血不足者也可以食用。
水果除了提供常见的维生素外,有些水果还非常适用于热性眼底病,如梨、苹果、桔子、菠萝、桃、杏、西瓜等。对于杂性眼底病来说,最好多吃栗子、胡桃仁、莲子心、龙眼、红枣等。
来源
医院
编辑
严立芝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cs/10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