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OK镜,你知多少

配戴角膜塑形镜OK镜(orthokeratologylens,ortho-Klens),目前和增加户外活动、低浓度阿托品、多焦软镜与新型离焦光学镜片一样,均被证实能有效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的控制方法!

01

OK镜的起源

角膜塑形镜起源于美国。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的GeorgeJessen医生在发明了一种用于治疗屈光不正的用亚克力制造的隐形眼镜,当时被称为“Orthofocus”。这种隐形眼镜被视为OK镜最早的设计。但现代的角膜塑形技术通常认为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由Dr.RichardWlodyga,Dr.PhilipB.Hanisch和NickStoyan发明的。

这些早期的应用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后果,主要原因是角膜塑形技术需要对患者的角膜形态有准确的认知,才能辅以塑形的手段,而当时的技术无法实现。这一窘境,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才被角膜地形图技术的发展所打破。

角膜地形图是用计算机准确绘制的角膜表面的曲面图,目的是为了详细描述角膜的形状和功能。利用计算机成像波前分析技术,角膜地形的三维等高线图有助于诊断,监测和治疗各种角膜形态学异常,当然眼科医生也能通过角膜地形图计算出近视治疗所需要的角膜塑形镜的形态。

起初,因为镜片材料的透氧性能不够,OK镜只能白天配戴,但白天不断眨眼,镜片的定位不良,近视的矫正效果不理想。透气型隐形眼镜材料的发展(透氧系数大于)使得长时间连续佩戴成为可能,于是OK镜发展为夜戴型。夜戴型OK镜不仅镜片定位稳定,而且眼皮对镜片产生一定的压力,镜片下产生足够的负压,使角膜塑形取得关键性的成功。

02

OK镜和近视矫正

现代生活离不开电子设备及视频终端,近视特别是青少年近视已经成为社会问题。

常规的近视矫正手段(框架镜、软性角膜接触镜)会使中央焦点成像在视网膜上,但周边焦点成像在视网膜后(远视性离焦),这样就会传递给发育中的眼球一个信号:眼轴长长一点,这样焦点就会落在视网膜上了——导致眼轴增长,近视增加。

配戴角膜塑形镜后,角膜形态发生变化,周边角膜因为“牛眼环”曲率增加、屈光力增加,中央焦点成像在视网膜上而周边焦点成像在视网膜前(近视性离焦),这种周边像成像在视网膜前的状态打断了上述“让眼轴增长的信号”,因此减缓眼轴增长。

简而言之,使用常规的矫正方式时,周边的“余光”是模糊的(远视性离焦),这会促进眼轴增长、近视度数增加。而戴塑形镜以后,中央和周边的“余光”区都是清晰的,从而抑制近视加深。

OK镜,一种采用特殊的反转几何设计的硬性隐形眼镜,中央平坦、中周边陡峭,类似遮阳平顶草帽。现代OK镜采用四区设计。四区分别为:基弧区,又称中央光学区或治疗区;反转弧区;定位弧区,又称配适弧区;和周边弧区。因其内表面由多个弧段组成。镜片与泪液层分布不均,由此产生的流体力学效应改变角膜几何形态。患者佩戴一夜后即有非常显著的矫治效果,之后的治疗期为10--30天,达到最终的治疗效果。

角膜塑形技术的最大优点是能够遏制近视的快速加深,阻止青少年从低度近视向高度近视发展,从而减少视网膜脱离、近视黄斑变性等并发症的发生。

值得一提,OK镜并不能治疗近视,只是控制眼轴增长,暂时使近视度数下降,而不能缩短眼轴,治愈近视。目前医疗技术水平下,近视只能预防、控制。不能治愈!

然而就在大量的临床观察和文献报道证明角膜塑形术总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同时,OK镜的不规范配戴情况也频频曝光,有些医疗机构在不具备相关设备与专业人员的情况下,片面宣传OK镜的疗效,随意为患者配戴。因配戴OK镜引起细菌性角膜溃疡、绿脓杆菌及真菌角膜溃疡在眼科临床也颇为常见。

从OK镜本身出发,相比于普通抛弃式隐形眼镜,OK镜不含亲水凝胶,而是用硬性材料制成,因此初次佩戴时可有异物感,容易刺激流泪。再有配戴角膜塑形镜后引起的眼部器质性或功能性问题主要包括角膜染色、角膜浸润、角膜感染、重影和眩光。

角膜染色

角膜染色主要由于有镜片配适不良、镜片设计降幅过大、镜片污损、干眼、镜片黏附、机械损伤和护理液毒性反应等。

角膜浸润

角膜浸润由于炎症反应,角膜缘血管扩张、渗出液侵入角膜引起角膜局部肿胀或混浊。可能与镜片污损、配适过紧及配戴者身体状况不佳等有关。

角膜感染

角膜感染是配戴角膜塑形镜比较少见的但却最严重的并发症,往往与配戴者依从性相关,镜片的污损、过期使用、镜片变形、护理不当以及忽略定期复查是主要的诱因。

重影或眩光

重影或眩光原因主要是镜片偏位,睡姿不良引起的角膜散光增大等,眩光更多见于一些近视度数较高或瞳孔较大的配戴者。

有用的东西才有争议,在这七嘴八舌的OK镜面前,我们该如何取舍?拥抱科技,扬长避短!

首先,规范验配、正确护理、定期复查是保障安全的前提。

年2月13日我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国内首家生产塑形镜的企业,并进一步规范其使用的屈光范围及各类参数。角膜塑形镜的验配要做到三个合格:合格的验配人员、合格的产品、合格的患者。配OK镜,一定要选择靠谱的专业机构!

其次,OK镜不同于一般的隐形眼镜,要经过包括裸眼视力/电脑验光、角膜曲率检测/角膜地形图、泪膜检查/角膜直径、角膜内皮镜检查/角膜厚度测量、综合验光仪检测/主觉验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眼压测量、眼底检查和眼轴测量等一系列严格的检查才能配戴,眼压高、内皮缺氧、曲率过平、散光较大都不适宜戴OK镜。所以我们要严格把关适应证,排除禁忌症。

适应症

屈光状态为近视或近视散光,近视度数发展较快;

不小于8岁,未成年人有家长监护配合治疗,经训练具备镜片配戴应有的自理能力;

近视屈光度数为-0.50~-6.00D,角膜性散光1.50D,顺规性散光屈光度数≤-1.75D,逆规性散光≤-1.50D;

角膜曲率范围为39.00~48.00D;

无眼部疾病及其他角膜塑形镜禁忌症;

个人条件相对适应症:申请配镜者或其监护人能够理解角膜塑形镜的局限性,依从性非常好,能依照医嘱按时复查并按规定清洗及更换镜片。

禁忌症

8岁以下儿童;

使用影响或可能影响角膜塑形镜配戴的、可能会改变正常眼生理的药物;

屈光度数大于-6.00D,逆规散光或顺规散光屈光度数高于-2.00D;

活动性角膜感染,或其他眼前节急性、慢性炎症;

正在使用可能会导致干眼或影响视力及角膜曲率等的药物;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少于个/mm2;

角膜异常;角膜上皮明显荧光染色;曾经接受过角膜手术,或有角膜外伤史;活动性角膜炎(如角膜感染等),角膜知觉减退;

其他眼部疾病:如泪囊炎、眼睑疾病及眼睑异常、眼压异常以及青光眼等;

患有全身性疾病造成免疫功能低下,或对角膜塑形有影响者(如急、慢性鼻窦炎,糖尿病,唐氏综合征,类风湿性关节炎,精神病患者等);

有接触镜或接触镜护理液过敏史;

孕妇、哺乳期或近期计划怀孕者。

如果配戴者属于禁忌证人群,或屈光度数超适应证范围,但又有特殊戴镜需求,必须由经验丰富的医师酌情考虑,经与配戴者或未成年配戴者监护人充分沟通后,签署特殊知情同意书,并加强对配戴者眼部安全的监控。

角膜塑形镜拥有暂时性降低近视和有效减缓近视进展的双重特点,使其在临床的验配得到更多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cs/123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