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系统疾病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北京最好皮肤病医院 https://m-mip.39.net/disease/mip_9278663.html

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

重点难点熟悉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诊断要点了解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的发病机制一、概念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hereditaryspherocytosis,HS)是一种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其主要特征是间断出现的溶血性贫血、不同程度的脾肿大、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脾切除效果好。二、病因和发病机制多数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少数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无家族史者可能由新的基因突变所致三、临床表现1.家族史半数有阳性家族史。2.年龄任何年龄均可发病,青壮年多见。3.临床表现反复发生的溶血性贫血、间歇性黄疸、不同程度的脾大。由于遗传方式和红细胞膜骨架蛋白异常程度不同,病情异质性很大。4.常见并发症胆囊结石(50%)。5.少见并发症下肢复发性溃疡、慢性红斑性皮炎、痛风、髓外造血性肿块。6.其他严重者常因感染诱发危象,如溶血危象、再障危象。饮食中叶酸供给不足或机体对叶酸需求增加可诱发巨幼细胞性贫血危象。四、实验室检查1.血象(1)轻中度贫血,少数轻者可无贫血,网织红细胞比例增多。(2)红细胞形态学:MCV正常或轻度减低,血涂片可见小球形红细胞增多,多在10%以上。(3)白细胞和血小板正常。2.骨髓象增生性贫血骨髓象。3.红细胞破坏增加的检查血清胆红素增加,以非结合胆红素为主。尿胆原增加。正常人外周血涂片HS者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增多4.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异常球形红细胞对低渗盐水耐受性较正常细胞差,即渗透脆性增高。

开始溶血

完全溶血

正常红细胞

0.45%盐水

0.30%盐水

球形红细胞

0.50%~0.75%盐水

0.40%盐水

5.红细胞膜蛋白组分分析和基因分析五、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阳性家族史,2.HS的临床表现和血管外溶血为主的实验室依据,3.红系破坏过多和红系代偿性增生的证据,4.外周血小球形红细胞增多(大于10%),5.红细胞渗透脆性增加。(二)鉴别诊断1.若家族史阴性,需排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原因造成的继发性球形红细胞增多。2.部分不典型病人诊断需要借助更多实验,如红细胞膜蛋白组分分析、基因分析。六、治疗(一)脾切除(1)术后90%的病人贫血及黄疸可改善,但球形细胞依然存在。(2)严格掌握适应证:儿童重型HS,手术时机尽可能延迟到6岁以上;年长儿和成人HS,如病情轻微无需输血,则无强烈手术指征。(3)术式首选腹腔镜切脾,脾脏次全切除术也是一种选择。手术前、后需按期接种疫苗。(二)其他贫血严重时输注红细胞,注意补充叶酸,以防叶酸缺乏而加重贫血或诱发危象。本章小结:1.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多症是一种遗传性红细胞膜缺陷导致的溶血性贫血。2.主要特征是间断出现的溶血性贫血、不同程度的脾肿大、外周血涂片可见球形红细胞增多、红细胞渗透脆性增高。3.脾切除效果好。

---------------------------------------------------------

以下是可爱的原创凑字数内容

1、为何要加原创:加原创只为可以添加话题标签。

2、为何要添加标签:添加话题标签后可以按照内容分类,方便大家阅读。

3、声明:该内容以九版内科学内容为基础编制,为方便大家学习考试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为谢!!!

本文章并非作为疾病诊治依据,如有不适,医院就医。

内科学

内科学在临床医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它是临床医学各科的基础学科,所阐述的内容在临床医学的理论和实践中有其普遍意义,是学习和掌握其他临床学科的重要基础。它涉及面广,包括呼吸、循环、消化、泌尿、造血系统、内分泌及代谢、风湿等常见疾病以及理化因素所致的疾病。与外科学一起并称为临床医学的两大支柱学科,为临床各科从医者必须精读的专业。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cs/12468.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