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病糖尿病上篇堪忧中国糖尿病

核心提示:

相关调查显示,糖尿病的患病人数在逐年递增。现在全球已有4.15亿名成年人患有糖尿病,有一半是未确诊病例,也就是说每11个人里面就有1个是糖尿病患者;到年患病人数将上升到6.42亿,也就是相当于每10个人里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且1/7的新生儿会被妊娠期糖尿病所影响;每6秒就有1个人死于糖尿病并发症,这个数字比艾滋病、肺结核和疟疾所导致的死亡人数加起来还要多。

全球范围内,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也是最多的,有1.14亿人;印度排在第二,有万人;美国第三,万人。糖尿病相关的健康支出是美国第一,中国第二,德国第三。

看到中国糖尿病患病人数位居全球第一,相信大家心里一定十分担忧,今天小编就带您了解糖尿病这个可怕的慢性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高血糖则是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或两者兼有引起。糖尿病时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导致各种组织,特别是眼、肾、心脏、血管、神经的慢性损害、功能障碍。

糖尿病从“何”而来?

一、遗传因素:

Ⅰ型糖尿病遗传因素(15%):

糖尿病存在家族发病倾向,1/4~1/2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临床上至少有60种以上的遗传综合征可伴有糖尿病。Ⅰ型糖尿病有多个DNA位点参与发病,其中以HLA抗原基因中DQ位点多态性关系最为密切。

Ⅱ型糖尿病遗传因素(35%):

在Ⅱ型糖尿病已发现多种明确的基因突变,如胰岛素基因、胰岛素受体基因、葡萄糖激酶基因、线粒体基因等。

二、环境因素:

Ⅰ型糖尿病环境因素(20%):

Ⅰ型糖尿病患者存在免疫系统异常,在某些病毒如柯萨奇病毒,风疹病毒,腮腺病毒等感染后导致自身免疫反应,破坏胰岛素β细胞。

Ⅱ型糖尿病环境因素(30%):

进食过多,体力活动减少导致的肥胖是Ⅱ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环境因素,使具有Ⅱ型糖尿病遗传易感性的个体容易发病。

得了糖尿病后有什么症状?

糖尿病的症状可分为两大类:一大类是与代谢紊乱有关的表现,尤其是与高血糖有关的“三多一少”,多见于1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常不十分明显或仅有部分表现。另一大类是各种急性,慢性并发症的表现。

1.多尿

由于血糖过高,超过肾糖阈(8.89~10.0mmol/L),经肾小球滤出的葡萄糖不能完全被肾小管重吸收,形成渗透性利尿。血糖越高,尿糖排泄越多,尿量越多,24h尿量可达~ml。但老年人和有肾脏疾病者,肾糖阈增高,尿糖排泄障碍,在血糖轻中度增高时,多尿可不明显。

2.多饮

主要由于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明显增高,加之多尿,水分丢失过多,发生细胞内脱水,加重高血糖,使血浆渗透压进一步明显升高,刺激口渴中枢,导致口渴而多饮,多饮进一步加重多尿。

3.多食

多食的机制尚不十分清楚,多数学者倾向是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降低所致,正常人空腹时动静脉血中葡萄糖浓度差缩小,刺激摄食中枢,产生饥饿感,摄食后血糖升高,动静脉血中浓度差加大(大于0.mmoL/L),摄食中枢受抑制,饱腹中枢兴奋,摄食要求消失。

然而,由于糖尿病患者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缺乏,或组织对胰岛素不敏感,摄取利用葡萄糖能力下降,虽然血糖处于高水平,但动静脉血中葡萄糖的浓度差很小,组织细胞实际上处于“饥饿状态”,从而刺激摄食中枢,引起饥饿,多食。

另外,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大量葡萄糖从尿中排泄,因此机体实际上处于半饥饿状态,能量缺乏亦引起食欲亢进。

4.体重下降

糖尿病患者尽管食欲和食量正常,甚至增加,但体重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缺乏或胰岛素抵抗,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产生能量,致脂肪和蛋白质分解加强,消耗过多,呈负氮平衡,体重逐渐下降,乃至出现消瘦。

5.乏力

在糖尿病患者中亦是常见的,由于葡萄糖不能被完全氧化,即人体不能充分利用葡萄糖和有效地释放出能量,同时组织失水,电解质失衡及负氮平衡等,因而感到全身乏力,精神萎靡。

6.视力下降

不少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诊时,主诉视力下降或模糊,这主要可能与高血糖导致晶体渗透压改变,引起晶体屈光度变化所致,早期一般多属功能性改变,一旦血糖获得良好控制,视力可较快恢复正常。

糖尿病会并发哪些疾病?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几乎所有的眼病都可能发生在糖尿病患者身上。如眼底血管瘤、眼底出血、泪囊炎、青光眼、白内障、玻璃体浑浊、视神经萎缩、黄斑变性、视网膜脱落。而且糖尿病患者发生这些眼病的几率明显高于非糖尿病人群。

二、糖尿病性肾病

糖尿病肾病包括感染性病变和血管性病变。

1.感染性病变有肾盂肾炎和肾乳头坏死。

2.血管性病变分微血管和大血管病变。

微血管病变是指肾小球硬化,分结节性、渗出性和弥漫性三种,三者可单独可合并存在,最典型的是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大血管病变包括肾动脉硬化(累及主干及分支)和肾小动脉硬化(累及人球和出球小动脉)。

三、糖尿病神经病变

四肢皮肤感觉异常,麻木、针刺、蚁走感。足底踩棉花感,腹泻和便秘交替,尿潴留,半身出汗或时有大汗,性功能障碍。

四、反复的感染:

1.皮肤感染:

如体癣、指甲癣、足癣及疖痈等化脓性感染很常见,有时可酿成败血症。

2.结核:

特别是肺结核,一旦得病,扩展迅速,蔓延广泛,病灶多系渗出性二酪样肺炎,易成空洞,发病率比常人高3~5倍。随肺结核等控制情况而波动。

3.泌尿系感染:

其中以肾盂肾炎、膀胱炎为多见,有时伴真菌性阴道炎,感染不易控制,须与严格控制糖尿病同时进行,方可获得较好疗效。国内坏死性肾乳头炎少见。

4.胆囊、胆管炎、胆石症、牙周炎、牙龈溢脓及鼻窦炎等。

(图/文君和健康新媒体编辑整理)

君和健康致力于打造精品化的健康管理平台









































心梗发作前的报警信号你造么一定要转给
这种炎症预示5种癌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cs/1687.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