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鼻炎,预防和治疗也不是那么简单
冬季是鼻炎较为高发季节,昼夜温差加大,干燥的空气,加上雾霾和粉尘,鼻腔容易受到外来刺激物的影响,过敏性鼻炎更容易高发。很多人对过敏性鼻炎不够重视,认为只是打打喷嚏,流点鼻涕、鼻子有点痒痒的忍一忍就过去了,没必要治疗。实际上,这是对过敏性鼻炎的误解,那么,过敏性鼻炎如何治疗,高发季应如何有效预防呢?请随我们一起听听一些专家们怎么说。
春季以树木花粉为主,多为种子树,以柏树、杨树、柳树居多,这些树木花粉量大,在有风的日子更容易传播。室外花粉浓度无法人为控制,对花粉过敏的鼻炎患者,在空气中花粉浓度较高的季节尽量减少外出,尤其在干燥刮风天气里。不得已进行户外活动时,最好避开花粉播散的高峰期。
人类与疾病的斗争是永存的,就现有的医疗手段而言,无论成人还是儿童,过敏性鼻炎都没有根治的办法,若带着与病共存的心态应对它,则我们可以通过综合管理的手段控制它,和它和平共处。
我们已经知道过敏性鼻炎是由过敏原诱发的,预防重于治疗,因此综合治疗管理的基础便是回避过敏原,避免接触过敏原,忽视这一环节,再好再贵再有效的药物都无能为力。
85%过敏性鼻炎患者脾胃虚弱
专家还发现,在他接触过的所有过敏性鼻炎临床患者中,有约85%的患者患过敏性鼻炎与他们脾胃虚弱有直接关系。“很多成人因工作压力较大,经常熬夜加班,不按时吃饭就寝,贪吃寒凉食物,抽烟酗酒……结果导致脾胃虚弱,对食物的吸收能力减弱,使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因此,强健脾胃是治疗此类人群过敏性鼻炎的主要手段。
老年鼻炎患者应以补气为主
老年人因本身体质较为虚弱,所以在治疗过敏性鼻炎时,应以补中益气的方法进行治疗,从而达到祛邪固本、提高综合免疫力的目的。老年人罹患过敏性鼻炎多以堵塞性鼻炎为主,堵塞性鼻炎会影响呼吸,所以在夜间睡眠过程中常常会不自主地张口呼吸,从而导致大脑缺氧、头晕脑胀、睡眠障碍等症状,使其生活质量下降。在《黄帝内经》中讲到:“心肺有病则鼻为之不利。”黄院长解释称,心脏病、高血压、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慢阻肺等老年人常见疾病,都有可能导致过敏性鼻炎的出现。
所以,在治疗老年人过敏性鼻炎时,要兼顾其它疾病进行治疗,切不可单一治疗。肺虚者,应帮助其补肺气;肺寒者,应在驱寒的同时帮助其补肺气;肺上有热症者,应在去热的同时帮助其补肺气;肺上有淤血者,应帮助其化瘀血,总而言之,医者应根据每位患者的实际情况,实事求是地进行治疗。按黄院长的话说,鼻炎只是一个病灶,单纯治疗过敏性鼻炎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另外对于老年人来说,保持生活规律、心情愉悦、避寒避暑,都是预防过敏性鼻炎的先决条件。有条件者,还应多做运动,如每日慢步走、打太极拳等。体力不便者,可以多做深呼吸,增加体内氧气的供应,防止风邪的侵入。
预防过敏性鼻炎,远离过敏原
1、减少冷空气对鼻黏膜的刺激,注意冷天外出戴上口罩。洗澡后应尽量擦干头发再就寝。天气转变极易感冒引发鼻炎,季节转换时注意观看天气预报,注意保暖,适当添衣,避免感冒。
2、室外避免接触雾霾、灰尘及化学气体,特别是有害气体。室内减少尘螨数量,维持居住空间相对湿度至60%以下,清扫地毯,清洗床上用品、窗帘;使用有滤网的空气净化机、吸尘器等;相应花粉致敏的季节以及对动物皮毛过敏的患者应注意回避过敏原。可以采取一些隔绝措施,如随身携带一支诺舒易,完全隔离过敏原的侵扰。
3、应运动强身,大多疾病的康复离不开运动,有效的运动可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加速人体新陈代谢从而促进毒素排出,使人体达到防御各种疾病的侵袭的状态,对于鼻炎患者也是如此。
4、尽量避免上火。上火会影响人体阴阳的平衡,内火旺盛,易引起一些炎症的发生,长期的上火引起的鼻塞、喉痛都会引起鼻炎。
5、当上呼吸道感染急性发作时,应注意尽早彻底治疗。当怀疑自己患有过敏性鼻炎时,医院检查过敏原的种类。此外,改掉抠鼻孔与剪鼻毛等不良习惯,避免用力擤鼻涕等。
关于鼻炎的日常生活小贴士
按摩穴位缓解鼻炎
1、用两手扶头部两侧,两拇指指腹从天门穴交替向上推入发际;2、分推前额,先用两拇指指腹交错在前额横向做往返推抹;再用两拇指指腹点揉两侧太阳穴;3.点揉迎香穴,用双手拇指分别同时点揉;4.搓揉鼻翼,用双手食指、中指同时搓揉两侧鼻翼部;5.用拇指和食指同时点揉双侧风池穴。每个穴位按摩一分钟,以有酸胀感为度。
刺激性,寒凉食物不要食用
鼻炎患者应注意避免辛辣刺激性的食物摄入,因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容易导致鼻腔血管的肿胀,甚至还会导致鼻炎的加重。过冷食物会降低免疫力,并造成呼吸道过敏,从而加重鼻炎或导致其他呼吸道疾病。虾、蟹类食物也容易引起过敏反应,应尽量避免食用。
吸烟和含酒类饮料需避免
过敏性鼻炎患者对具有刺激性的气体敏感度非常高,如直接或间接吸烟、乙醇类的气味等,接触性吸入时容易使喷嚏、流涕或鼻塞等症状明显加重,尤其对于那些“郁热熏肺”患者更是如此。因此,有鉴于患者接触的烟酒刺激能够加重病情症状,故在日常生活应当一定采取“禁烟限酒”的措施。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wh/7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