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脱离1分类和原因
视网膜脱离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那么,什么是视网膜脱离?有哪些原因可以导致视网膜脱离?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表现有哪些?视网膜脱离如何诊断和治疗?其手术后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视网膜的功能和结构
眼睛就像一个照相机,前面的角膜、晶状体和玻璃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而最内层的视网膜就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或感光元件,它可以将感受到的光线转换为生物电信号,并通过视神经传递到大脑。
视网膜为神经组织,结构精细。其最外层为视网膜色素上皮层,其余靠内的为神经上皮层。正常情况下,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必须同色素上皮层紧密贴合,才能获取营养和保持正常的功能。
2.视网膜脱离
视网膜脱离指的是视网膜神经上皮层和视网膜色素上皮层之间的分离。因为视网膜外层的营养必须通过色素上皮层和外层的脉络膜来提供营养,所以如果视网膜出现脱离,其外层的功能(主要是感光细胞)的将会受到严重影响,视力也就会出现障碍。
3.视网膜有哪几种?
根据造成视网膜脱离的原因不同,视网膜脱离被分为3类:
⑴裂孔源性:顾名思义,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就是由于视网膜出现了裂孔,液体通过裂孔进入到视网膜下,就形成了视网膜脱离。引起裂孔的原因包括:玻璃体后脱离的牵拉(以往曾谈到)、视网膜变性(高度近视是常见原因)和眼外伤。
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也叫原发性视网膜脱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视网膜脱离。
⑵牵拉性:各种原因导致视网膜表面形成瘢痕,瘢痕收缩(烧伤后的皮肤收缩变形也是瘢痕的收缩原因)会牵拉性视网膜形成脱离。常见的病变包括: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静脉阻塞、视网膜血管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以及眼外伤。
⑶渗出性:视网膜及周围组织因炎症、肿瘤和血管改变等出现液体渗出,这些液体积存在视网膜神经上皮下,就是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常见的原因包括葡萄膜炎、巩膜炎、恶性高血压、毛细血管扩张症和脉络膜肿瘤等。一种特殊类型的渗出性视网膜脱离为出血性视网膜脱离,即视网膜下积存的是血液,而非单纯的液体。
4.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有些原因可增加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高度近视:眼球增大,视网膜变薄,因此容易出现裂孔,尤其是在外力作用下;
老龄:年龄增大后玻璃体液化,液化的玻璃体和视网膜分离时会导致视网膜被撕裂形成裂孔;
眼外伤:外伤,尤其是钝性伤,例如球类和拳头击伤等;
视网膜变性:多种视网膜变性,尤其是格子样变性可导致视网膜裂孔形成,从而引起视网膜脱离;
白内障术后:白内障手术要去除原有晶状体并更换人工晶体。无论白内障手术是否顺利,也无论是否更换人工晶状。这个操作都会导致玻璃体前移和部分玻璃体流失,从而增加视网膜脱离的风险。
5.什么是格子样变性?
格子样变性是视网膜周边变性的一种,因其变性区内可见白色线条形成的“格子”样外观而得名。这些白线被认为是闭塞的末梢血管。由于血管闭塞,视网膜代谢障碍,因此会变薄,甚至形成裂孔。据统计,大约18%的格子样变性区内存在裂孔。由于认为格子样变性区可能引起视网膜脱离,因此多数眼底病医生建议对发现的格子样变性区进行激光,以尽量避免视网膜脱离的发生。
(未完,待续)
赞赏
人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zz/59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