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V高峰论坛陈有信教授PCV诊疗的
年“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暨全国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高峰论坛会议”于11月20-22日在北京盛大召开,本次大会由北京医师协会主办,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医院眼科协办。本次大会一方面是今年北京医师协会眼科专科医师分会的年会,同时大会还针对息肉状脉络膜血管病变(PCV)这种疾病进行研讨。大会主持人、医院陈有信教授接受了《国际眼科时讯》的专访,介绍了中国PCV患者的发病特点,并详细阐述了今后PCV诊疗将遇到了机遇和挑战,此外,陈有信教授还对Coats病的临床特点以及治疗手段进行探讨,并分享了自己的临床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广大眼科医生对PCV和Coats等眼底疾病进行整体理解和认识。
中国PCV患者发病特点眼科医生对PCV的认识已经有20多年,最早是由欧美的医生发现并报道的,近些年逐渐发现,PCV在亚洲地区的整体患病率远高于高加索人种。根据患病比率,在亚洲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AMD)患者中,高达40-50%的患者实际上是PCV患者。中国是亚洲蒙古利亚人种,其PCV患病率与日本和韩国等亚洲国家大致相同,远远高于高加索人种。这种情形对我们眼科医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也是机遇。正由于我们人群的患病率高,人口基数大,我们眼科医生有责任也有能力和条件来深入了解和学习这个疾病的病因、诊断和治疗等等。
中国PCV诊疗的发展方向中国是人口大国,现在又面临着人口老年化的危机,所以50岁以上的人群比例会越来越多,那么相应的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以及PCV的患病人数是任何一个国家无法比拟的,这是一个非常巨大而有可贵的资源。目前,我们要根据中国患者自身的特点,首先要解决临床问题,如何提高正确的诊断率,如何提高诊断水平,如何提高治疗水平,如何快、好、省地去治疗PCV患者。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现在很多的治疗花费还不能够被医保覆盖,我们眼科医生所能做的就是进一步去研究PCV的发病规律、发病特点,根据我们可以利用的治疗手段,采取最精准的治疗方案,对每一例患者进行个性化、最恰当的、最节约的治疗。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建议眼科医生进行PCV的基础研究,包括病理学研究,例如将这些PCV患者的异常血管膜取出并进行病理观察和研究。此外,PCV的基因研究如今也成为了研究的热点,现在我们发现不同人种的PCV发病率有差异,那么这与其遗传学因素是否相关,这方面也令人深思,值得研究。
Coats病的发病特点Coats病又称为外渗出性视网膜病变。好发于小男孩,大约90%以上为单眼发病。1岁即可发病,也有报告70岁发现者。根据发病率,Coats病是一个罕见疾病。本病的主要表现是视网膜中周边大量异常血管发育,例如血管扩张、迂曲、大量微动脉瘤,随后则是大量的黄色渗出、出血,晚期可产生视网膜脱离、并发性白内障,甚至继发性青光眼等等。Coats病是一个非常严重的致盲性眼病,若不给予及时的治疗,很多患儿最终失明。临床医生应当高度 首先家长要及时发现患儿眼部的异常。临床上常常发现,患儿首次就诊已是晚期。所以家长医院进行视力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在临床就诊过程中,临床医生一旦发现眼底有大量黄色渗出物、血管的异常,诊断还是非常容易的,但是临床医生应当注意与视网膜母细胞瘤(RB)的鉴别,因为RB是一个恶性肿瘤,治疗应当及时,若当成Coats病进行治疗,会耽误患儿的病情,导致生命危险。对于Coats病患儿,若早期发现,患儿视网膜还未脱落,临床医生应当及时尽快地进行耐心的激光治疗,光凝视网膜血管病变区可使异常血管和血管瘤闭塞、渗出减少,往往一次光凝是不够的,患者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一旦发现活动病灶立即进行光凝治疗,直至眼底病变安静。对于晚期患儿,可以运用抗VEGF药物联合激光、视网膜外放夜、激素治疗,多方面积极治疗,很多患儿通过这种两重、三重疗法保住了眼球,甚至保留了视力。总的来说,Coats病的治疗首要选用激光疗法,激光治疗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同时联合其他治疗方法,例如抗VEGF药物、光动力疗法、手术治疗等等,但激光治疗是根本、是关键。
(来源:《国际眼科时讯》编辑部)
版
权
声
明
版权属《国际眼科时讯》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其他任何媒体、网站如需转载或引用本网版权所有之内容须在醒目位置处注明“转自《国际眼科时讯》”
陈有信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zz/8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