睛E求精rdquo学术ldquo
编者按:
“莫道浮云终蔽日,严冬过尽绽春蕾”,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防疫战斗,眼科在行动!拜耳公司筹办的“用艾点亮胜疫之光”活动,“云”集众多眼科大咖远程带来详尽的疫情防护知识和丰富的学术成果,受到眼科同道一致好评。本场会议更是盛邀多位“巾帼”教授!她们又会带来哪些精彩内容呢?一起来看看吧!
刘晓玲教授
温州医医院
作为本场会议的主席,来自温州医医院的刘晓玲教授致开场词讲到,欢迎大家参加“睛E求精”云会议,此次会议由拜耳医药公司筹办组织,目的是在疫情期间继续搭建眼科学术交流平台。据反馈,广大眼科同道对前几场会议直播反响热烈。此次会议邀请到华东地区3位美女专家,分别是来医院的李甦雁教授、医院的童剑萍教授、医院的宫媛媛教授,与大家共同探讨眼底病专业的罕见疾病“眼内淋巴瘤”、常见疾病“VKH综合征”,以及新冠肺炎患者结膜分泌物病毒检测结果!
李甦雁教授:揭穿“伪装大师”——眼内淋巴瘤李甦雁教授
医院
来医院的李甦雁教授为大家详细解读了原发性眼内淋巴瘤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诊断标准、治疗方案以及预后,抽丝剥茧、条分缕析,揭开了“伪装大师”的神秘面纱。
李教授谈到,原发性眼内淋巴瘤(PIOL)以眼部症状为主要表现,为一种相对少见的,高分化的非霍奇金淋巴瘤(98%弥漫大B细胞;2%T细胞),是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淋巴瘤(PCNSL)的特殊类型,占眼部恶性肿瘤的1.86%,多见于50-70岁女性,首发可以单眼或双眼(80%)。
1.病因
病因尚不明确,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1)EB病毒;2)弓形虫;3)其他感染性因素;4)不明原因。
2.临床表现——伪装大师
i.症状:无痛性视力下降
ii.体征:
前节:少见,羊脂状KP、前房积脓、虹膜后粘;
玻璃体:灰白色浑浊
iii.辅助检查:
眼底彩照:
视网膜病灶:黄白色点片状浸润,边界羽毛状;
孤立性玻璃体炎(58.3%):混浊程度与视力下降不符;
玻璃体视网膜炎(41.7%);
FFA:黄白色病灶早期低荧光,后期高荧光,血管可以有渗漏,黄斑水肿少见;
ICGA:病灶表现为低荧光;
OCT:视网膜下或RPE下高反射信号;
B超:玻璃体混浊,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彩超:葡萄膜增厚低回声,占位部位血流信号丰富;
iv.神经系统:运动障碍,共济失调
v.实验室检查:
玻璃体活检(阳性率低):
细针穿刺:玻璃体液、网膜下瘤体;
诊断性玻切:全玻璃体切除,肿瘤细胞多聚集在中周部;
注意事项:术前停用激素1-2周,取玻璃体原液
免疫组化:金标准
B细胞:CD19、CD20、CD22
B细胞轻链表达比例失衡
T细胞:CD3、CD4、CD8
PCR
细胞因子:IL-10/IL-61.0
病原体检查:EBV、弓形虫等
3.诊断
单侧或双侧对皮质类固醇无效的葡萄膜炎;
眼底表现:视网膜深层多发性、黄白色病灶、进行性增大并相互融合;
辅助检查:房水或玻璃体细胞因子检查,IL-10/IL-6>1.0;
诊断性玻切:细胞学检查,免疫组化;
脉络膜视网膜活检;
中枢神经系统的检查:头颅MRI、腰穿脑脊液检查;
4.鉴别诊断:
葡萄膜炎:玻璃体混浊,黄斑水肿少见;
急性视网膜坏死(ARN):灰白色浸润伴出血;
树枝状血管炎:浸润血管形成血管鞘;
视网膜血管阻塞:瘤细胞阻塞血管;
渗出性视网膜脱离:多处黄白色渗出;
白点综合征:黄白色点状浸润;
5.检查程序:
美国国立眼科研究所/国立卫生研究所(NEI/NIH)对临床怀疑PIOL的患者检查程序如下:
(1)神经科影像学检查:头部MRI;
(2)腰锥穿刺脑脊液细胞学检查,可重复检查;
(3)如CSF结果阴性,行诊断性玻璃体切除手术;
(4)如玻璃体活检细胞学结果阴性,存在视网膜或视网膜下病变可考虑再次行玻璃体手术活检,或行视网膜下或色素上皮下病变针吸活检;
(5)如眼部标本病理明确诊断,请神经科及肿瘤科会诊,共同制定治疗及随访计划,会诊前再次行MRI及CSF检查;
(6)淋巴瘤转移至脉络膜少见,往往晚期出现;
6.治疗方案:
没有标准治疗方案;
不伴中枢神经病变PIOL;
单眼:局部化疗
双眼:局部+全身化疗
PCNSL:大剂量MTX+局部化疗;
a)化疗
甲氨蝶呤:首选
玻璃体腔注射:μg:0.1ml。每周2次,持续4周;每周1次持续8周;每月1次持续9个月,共注射25次
副作用:角膜上皮毒性、视网膜病变、眼内炎
全身用药:大剂量5g/m2,用药持续2周,间隔2-3周继续下一疗程,直至完全缓解,联合用药复发率低
副作用:骨髓抑制、肝肾损害、脱发
阿糖胞苷-C:一般不单独使用,可与MTX联合
b)免疫治疗
美罗华:抗CL20抗体,利妥昔单抗
玻璃体腔注射:1mg:0.1ml,一周一次
全身用药:单次剂量为mg/m2
用于MTX耐药或复发病人
c)放疗
d)干细胞移植
e)玻璃体切除
7.预后
确诊后生存期3-5y。5年生存率61%
复发情况:较为常见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为该病的主要死因
早期诊断和治疗可以有效延长生存期,提高视力
童剑萍教授:实锤——新冠患者泪液发现新冠病毒童剑萍教授
医院
疫情爆发以来,新冠病毒是否引起眼部结膜炎,新冠病毒是否通过眼部传播,一直是学术界及民众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zz/95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