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病症及治疗方法
糖尿病视网膜病(diabeticretinopathy,DR)是致盲的重要眼病之一,同时糖尿病患者也是发生其他眼部疾病的高危人群,包括白内障、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及缺血性视神经病变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分为早期的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和晚期严重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在NPDR中,微血管瘤、出血、硬性渗出、棉絮斑、视网膜内微血管异常、静脉串珠样改变是常见的眼底特征;而PDR的特点是出现新生的异常血管、玻璃体出血及纤维状瘢痕。本病的发生与代谢障碍程度,病程时间长短,遗传因素和糖尿病控制情况密切相关。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可逆
研究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一个慢性发展的过程,从无到有,从轻到重,早期可能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对视功能影响也较少,但是晚期可突然致盲。
早期癌变,检查只能查出来微血管瘤和视网膜点状出血。随着病情发展,毛细血管会闭塞,到出现无灌注区时,明显的缺血性改变,如棉絮斑、眼底出血等症状会出现在眼底。当毛细血管无灌注区达到一定程度时,会刺激视网膜新生血管,由此进入增生期,这类患者随时会发生视网膜出血和玻璃体积血,更有甚至,会出现视网膜脱离等症状。此外,毛细血管功能和形态的改变还会导致视网膜水肿和黄斑水肿,黄斑水肿也是糖尿病视力损害的常见原因。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何治疗?
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首先要控制糖尿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治疗,控制血糖是前提,原则上应首先将血糖控制到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这对于早期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有促进逆转的作用,而长期控制血糖对预防和延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重要意义。
其次,要做好药物治疗。一些药物,如导升明对微血管瘤的消退具有一定功效,适宜于单纯型糖尿病早期使用,而中药辨证治疗单纯型糖尿病往往可以收到较好的效果,对控制与缓解病情发展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再者,可尝试激光治疗。迄今三十多年来,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取得最明显效果并被广泛采用的技术为激光治疗。有一些患者对激光治疗心存疑虑,有的患者自觉激光治疗以后视力差了。其实,激光治疗前需将患者的瞳孔用扩瞳药散大,在瞳孔散大期间,看东西自然会模糊不清。另外,激光治疗确实有一些副作用,如视野中会出现暗点,患者的夜间视力、颜色视力和周边视力都会受到一定影响,但这些副作用与防止视力丧失的作用相比,还是微不足道的。
最后,还可以尝试手术治疗。当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发展到非常恶重的程度时,如玻璃体大量出血不吸收,甚至出现牵引性的视网膜脱离,必须施行玻璃体视网膜手术,这是一类难度很大的手术,医院有经验的医生才能承担。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hl/81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