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孩子有这些症状家长要注意18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etinopathyofprematurity,ROP),是一种因视网膜血管异常增殖而导致幼儿视力严重丧失的疾病,绝大多数发生于低体重的早产儿。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低体重早产儿得以存活,但ROP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桂林医院作为广西最早开展小儿眼部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在ROP病筛查上已积累丰富经验。近日,医院眼科与产科、新生儿科协作开展小儿眼底筛查,旨在保卫早产儿、新生儿视力健康。
图为医院医护人员在为新生儿做眼底筛查
为什么要筛查?随着医疗水平提高,新生儿感染性疾病的控制,新生儿先天性、遗传性疾病所致的眼部疾病逐渐增多,尤其是近年来早产儿抢救技术的进步,早产儿存活率明显提高,但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病率也逐渐增高。
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李鹏介绍说:“据统计,我们每年因ROP致盲的儿童约5万人,这还是年的统计数据。如今二胎放开,有更多的高龄产妇,加上做辅助生殖的也多了,相对来说,ROP的发病率更高。“
李鹏解释,早产儿通常指出生孕周在32周以下,出生体重不足2千克,这个时候孩子的肺和视网膜没发育完全,导致生出来后一直处在缺氧环境,导致视网膜病变,引起视网膜血管的增生、出血,导致视网膜脱离。
“这是儿童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检查早产儿眼底,发现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改变,有利于对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早期干预或随访。”李鹏建议。
新生儿眼部疾病对视力危害大,检查新生儿角膜、晶状体及眼底,早期发现先天性角膜混浊、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家庭性渗出性视网膜病变、永存原始玻璃体增生症、先天性黄斑缺失、眼底肿瘤及先天性视网膜劈裂等眼部病变,以利于早期干预或随访。如何早期筛查新生儿眼部疾病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近年来引起国内外新生儿科和眼科专家的广泛重视。
哪些人要筛查?年,国家卫计委印发了《儿童眼及视力保健技术规范》(以下简称《规范》),《规范》对筛查对象进行了划定。
“ROP病5%的发病率挺高的,早产儿是一定要做筛查的,医院很早就开始对早产儿进行筛查。”李鹏说。
而按《规范》,出生体重<g的早产儿和低出生体重儿,应当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由眼科医师进行首次眼底病变筛查除了早产儿外,具有眼病高危因素的新生儿,应当在出生后尽早由眼科医师进行检查。新生儿眼病的高危因素包括多种,比如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住院超过7天并有连续吸氧(高浓度)史;临床上存在遗传性眼病家族史或怀疑有与眼病有关的综合征,例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视网膜母细胞瘤、先天性小眼球、眼球震颤等。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疱疹病毒、梅毒或毒浆体原虫(弓形体)等引起的宫内感染;颅面形态畸形、大面积颜面血管瘤,或者哭闹时眼球外凸;出生难产、器械助产;眼部持续流泪、有大量分泌物等。
而健康儿童应当在生后28~30天进行首次眼病筛查,分别在3、6、12月龄和2、3、4、5、6岁健康检查的同时进行阶段性眼病筛查和视力检查。
怎样做新生儿视力筛查?孩子视力是否有问题,通常在产检中是检不出来的,孩子出生后,家长怎么判断孩子视力是否健康呢?
“孩子出生后,大人总爱逗孩子玩嘛,这时就要注意,孩子眼睛会不会跟着你看,或者拿个光不太强的小电筒在孩子面前照,看孩子会不会跟着光源看。正常孩子都会追光追物,若家长发现孩子眼球活动不好,那就要注意孩子是不是有视网膜病变。”李鹏给出个简单的判断方法。
年,医院耗资上百万元,引进美国RetCam3小儿眼底广域成像系统,并随即开始检查工作,成为桂北地区唯一一家拥有该设备进行小儿眼部疾病筛查的医疗机构。
RetCam3小儿眼底广域成像系统,采用电脑图像系统采集软件,配合光纤传输设备及专业镜头,可实时采集视网膜的动态及静态图像,具有宽视野即时成像,图像真实、清晰、易保存,是新生儿眼部疾病尤其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的安全可靠有效的方法。
至今,医院眼科已完成该类检查两千余例,为桂林地区新生儿眼部疾病及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防治工作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手段。(新闻中心)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北京白癜风哪个医院最好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ys/11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