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师联盟之于和伟这版曹操更具有人物
曹操是一个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关于他的定论、性格描述以及发家史,在很多影视作品都有提及。近日,热播大剧《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围绕着波澜壮阔的后三国时代,讲述了曹魏三代重臣司马懿的传奇经历。
而曹操作为人物主线,他的形象定位也引发了广泛的热议!在剧中,于和伟饰演的曹操把人物的奸诈、草莽,得意猖狂、狼戾等性格特占,打磨的更加具体化和新意化。
东汉末年时候的曹操,虽然已到不惑之年,正是权倾朝野,胸心壮志的状态。电视剧镜头开篇曹操饱受“头风病”折磨,牵扯出了曹操的自私的一面。根据现在的医学手段来看,头风病是一个持续性的头痛病,如果不做CT,是很难做判断病情的依据。剧中,华佗说有两种方法可治愈,一是开颅;二是静养,完全符合现代治病的逻辑。于和伟在这段情节中,给予了夸张的表演方法,曹操发病之痛和司马懿之妻产子之疼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按理说,这样小的情节,为什么采用高调的表演方式?看到后面,发现他用这种夸张性格为剧情暗藏了两道命运线索:一是为后面杀死华佗埋下伏笔;二是与张春华的矛盾产生因果呼应。
《军师联盟》中曹操在“衣带诏”事件中的做法让人心惊胆战,这种心惊不仅来自于他的残忍、猖獗,还有其喜怒无常。用现代话说,曹操是一个很“神经”的人。于和伟在塑造这种人物性格特点时,多了几分“草莽”,少了几分“假斯文”。
能看出来他在角色理解上,更倾向于客观的历史奸雄、盗世上位的形象定位,没有因为“自我”美化而取代角色理解力。演员能跳出这种局限性,一方面是:资历够深,不需要角色巩固演艺形象;另一方面是在人物性格上面做了功课。十多分钟内,他杀人如麻、假意求死、暴虐难掩以权制压的形象深固银幕。
曹操玩起帝王之术也是游刃有余,在荀彧等大臣之中,他恩威并用,在每人脖子上都架了一把刀,又让你甘心情愿;在司马懿与杨修之间,将那种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发挥到淋漓尽致;即使对待自己儿子也是两面三刀,手段让人钦佩。
这些所有被他表演才华征服的“男人”,除了司马懿,统统死于曹操一怒之下。所以说,曹操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戏的人,在片中于和伟塑造的曹操不仅演出了角色感和年龄感,还把曹操的邪恶、无耻的红白脸套路、极端自我等复杂的多面情绪表现出来。
说到暴君,其实于和伟还演过秦始皇,那是一个残暴至极的历史人物。说起来,94版的《三国演义》荀彧和《新三国》刘备都是由于和伟主演。94版的《三国演义》时,于和伟还是翩翩少年,人物颜值高,谦谦君子形象令人好感度UP。
而《新三国》版的刘备,摔孩子哭鼻子收买人心,于和伟也是演出了一个厚主的形象,与他的禁欲气息相符度最高。相比之下,于和伟在《楚汉传奇》是大胆的尝试,把秦始皇演的有余韵。但也有观众批评,这个于和伟版的秦始皇不够霸气,于和伟的回应是:秦始皇人到老年,是角色的年龄。可见,他为这个角色做了大量的功课。
其实我印象比较深的,还是于和伟演过《青芒》中的张海峰,不苟言笑又深藏不露的特工,给谍战剧增加了神秘感。于和伟之所以参演过这么多气质差异化的人物,与他的科班经历有关,也有演员可塑性强的主因。
在这版《大军师司马懿之军师联盟》中,点评曹操的进度条都快撑不起屏幕了,可见观众对人物爱恨鲜明,同时也说明了角色深入人心。作为一个戏骨,于和伟在演艺方面的才华无需赘述和词句强调,但这一版的“曹操”看点颇多,人物新意度出彩,特别令人想要畅聊。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ys/56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