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中西哲学会通视域中的内在超越

中西哲学会通视域中的“内在超越”与“天人合一”

作者:徐陶

来源:《学术月刊》年第6期

孔子二五六七年丙申十月初九日甲午

耶稣年11月8日

内容提要:“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都是中国哲学中的重要学说,也是标志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重要范畴,二者有内在的相通之处。采用“解神话”视角来审视“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学说,可以把二者理解为从原始神话到哲学范畴的转化过程,其基本内涵是抽象的本原如何贯通于万物、社会和人性。通过“人在世界之中”“人是万物的尺度”和“人为自身设定理念”这三个基本命题构造的自然主义和人本主义的理论框架,可以实现“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在现代语境中的转化,并且和西方的主客二分模式实现真正的会通。

关键词:内在超越/天人合一/主客二分

“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哲学研究中的热门问题,常被用来表明中国哲学区别于西方哲学的特质。但是“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都带有某些中国传统思想的模糊性、歧义性,甚至还有几分神秘性。究竟它们的哲学内涵是什么,以及如何在当代哲学语境中被重新阐释,均是非常重要的问题。而且,全球化时代鼓励各种思想进行对话和交流,新儒家已经论述了“内在超越”“天人合一”和西方哲学的“主客二分”的不同,但是它们之间有无相通的地方?对于这些问题,本文认为,“内在超越”和“天人合一”是有内在关联的,它们经过现代转化后,能够和西方哲学达到“和而不同”。

一、“内在超越”的缘起与困境

“内在超越”是新儒家所提出的一个重要学说,并且以此来理解中西哲学的不同特征。“内在超越”概念的提出有着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年钱穆先生在《文化学大义》中提出了内倾文化和外倾文化的区别。他认为人类文化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农业文化,另一种是游牧与商业文化,农业文化顺应自然时节,自然与人协调一致,因此是“天人交和”或者“天人合一”的,而游牧和商业文化则是向外侵略并且试图征服自然,因此是“天人敌对”的。如果把这两种文化的差别提升到哲学的高度,内倾型文化是内外一体、天人合一、主客不分的,而外倾型文化则是天人对立、主客二分、工具理性的。并且,内倾型文化偏向于政治与道德生活,而外倾型文化偏向于科学与宗教生活。钱穆进一步提出,“西方文化的最高精神是外倾的宗教精神,中国文化的精神是内倾的道德精神”。①西方的科学和宗教都源于一种追问和反思的精神,无限地追问世界的本原以及自然的奥秘,最终诉诸上帝,而中国的道德生活则







































北京看白癜风最好专科医院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lyy/483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