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眼日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的诊治
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CMV)视网膜炎(Cytomegalovirusretinitis,CMVR)常见于免疫缺陷疾病患者,是AIDS患者最常见的眼部严重并发症,是其致盲的主要原因,CMVR的全身症状可能包括发热、关节痛、白细胞减少、肺炎和肝炎等。
临床特点
1.CMVR根据病变距黄斑的距离可分为中央型和外周型。
中央型CMVR可累及黄斑、视神经,导致视力下降或中央视野缺损。
外周型CMVR通常无明显症状,也可表现为飞蚊症、盲点及外周视野缺损。
2.CMVR可导致全层视网膜坏死,眼底镜下表现为黄白色视网膜坏死病灶,伴或不伴视网膜出血,典型表现为"番茄炒蛋样"改变;
靠近病灶区的视网膜血管旁可出现白色渗出物包绕血管,呈霜样树枝状改变;坏死病灶常以颗粒状向外扩展。
3.CMVR若不及时治疗,眼底病变可持续进展,出现全视网膜炎、视网膜脱离,导致永久性失明。
鉴别诊断
经验丰富的眼科医师行眼底镜检查是确诊CMVR的主要手段,房水或者玻璃体CMVDNA检测有助于CMVR的诊断。
CMVR需注意与眼单纯疱疹病毒、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弓形体、梅毒螺旋体、假丝酵母菌感染和Behcet’s病、HIV相关视网膜病变等进行鉴别。
抗CMV治疗
全身抗CMV治疗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眼部的症状,同时可减少对侧眼感染风险及其他内脏的CMV播散性感染,降低患者病死率。
目前常用的抗CMV治疗药物有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缬更昔洛韦及西多福韦等,其中静脉注射更昔洛韦和口服缬更昔洛韦为一线用药选择;
病情危重或单一药物治疗无效时,建议更昔洛韦或者缬更昔洛韦联合膦甲酸钠治疗。
CMVR的治疗通常可分为14~21d的诱导期和至少3~6个月的维持期。以更昔洛韦为例,方案如下:
诱导期治疗方案建议:更昔洛韦5.0~7.5mg/kg/次,1次/12h,静脉滴注;
维持期治疗方案建议:更昔洛韦5mg/kg/次,1次/d,静脉滴注。
指南意见:诊断CMVR的AIDS患者,选用更昔洛韦、膦甲酸钠、缬更昔洛韦进行全身抗CMV治疗。
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更昔洛韦(普利更维)已出口美国、英国、法国、德国等多个欧美国家,且在国内通过一致性评价,已纳入第五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
参考文献:
1.《艾滋病合并巨细胞病毒视网膜炎诊治浙江省专家共识》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z/12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