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晓新教授教您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点击“医院”快速
糖尿病除了引起心、脑、肾等全身多脏器损害,也引起多种眼病,例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白内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视神经病变、葡萄膜炎、眼肌麻痹复视等。而其中,约三成糖尿病患者患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到底什么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又该如何科学预防和治疗呢?医院眼科主任黎晓新教授教您全面认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一、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有那些症状?
糖尿病患者在出现视力下降之前常常已经有眼底的改变,随着病情进展出现视物模糊或视物变形、甚至失明。有的患者会眼压升高,这时会眼球胀疼伴同侧头疼、恶心、呕吐、失明等。
图一:A.为正常眼底;B.玻璃体出血;C.视网膜出血、渗出。
二、如何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患者要早期就诊,当出现视网膜病变,有眼内药物、激光和手术等方法,用哪种方法取决于视网膜病变的严重性和类型。
三、糖尿病患者应该定期赴眼科检查
2型糖尿病患者在诊断后应每年散瞳查眼底,1型糖尿病则应在初诊5年后每年检查眼睛。有些患者确诊糖尿病较晚,建议一旦确诊就找眼科医生报到,进行眼底病变的检查。如血糖控制不理想或已经有眼部病变的患者需三个月到半年进行一次检查,或根据医生建议接受更密切的随访。
眼科检查包括视力、眼压、裂隙灯、散瞳眼底检查、眼底照相,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FFA)、B超、OCT以及电生理等检查。
四、糖尿病眼病如何防治?
严格控制血糖能降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和进展,包括合理膳食、运动、药物控制、监测血糖和自我教育,并且戒除烟酒。患者定期赴眼科进行眼部检查,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则预后好。健康人也应该在一定年龄后定期查体以避免漏诊糖尿病。
医院将于年7月13日(星期一)下午14:00医院五层会议室举办《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大型公益讲座及糖尿病义诊活动,眼科医师也将参与此次义诊,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提供咨询服务。
讲座信息
时间:年7月13日(星期一)下午14:00
地点:医院五层会议室
主题:《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及糖尿病义诊活动
主讲老师:医院内分泌科主任纪立农教授
专长:糖尿病及急慢性并发症、甲状腺疾病、垂体、甲状旁腺、肾上腺疾病和骨质疏松的诊治和疑难病例的治疗。
报名方式:您可回复我们“7.13活动报名+参与者姓名+身份证号+电话”,报名成功后,我们将致电您前来参与;或直接拨打-(工作日8:00~17:00)进行报名。
科室介绍
医院眼科以视网膜、玻体手术、小儿眼病、屈光手术、白内障手术为科室特色,眼前、后段手术全面展开,医治的病种涵盖眼科所有亚专科,收治白内障、青光眼、各种类型的眼底病变、斜视、弱视、眼肌麻痹、角膜病变、近视、远视、散光的激光矫正手术以及眼科整形等眼科各种疾病患者,部分科研成果已经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
学科带头人
黎晓新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教授
专长: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黄斑病变、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眼底病,视觉电生理,视网膜玻璃体手术,眼科疑难病。
黎晓新教授年在联邦德国ESSEN医院获博士学位后归国。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完成博士后研究工作。黎晓新教授一直坚持眼科的医疗、教学和科研第一线工作。黎晓新教授主攻的科研和医疗方向为玻璃体视网膜病,特别是复杂性视网膜脱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眼外伤、黄斑病变等。她长期致力于视网膜玻璃体手术和眼底疾病的研究与治疗,是我国现代玻璃体手术的开拓者之一,并跟踪世界眼科发展的前沿,在国内率先开展老年性黄斑病的手术治疗等新技术,为广大患者解除病痛。
其主要担任全国眼底病学组组长,医院医疗副院长、眼科主任,北京大学医学部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华眼底病杂志》主编,《眼科大查房》杂志主编,《中华眼科杂志》、《眼科研究》等等杂志副主编。
黎晓新教授多年来主持并完成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计划)、国家科学自然基金、国家教委基金、卫生部基金等多项课题。她的科研项目曾经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二等奖和广东省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有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和视网膜脱离研究等研究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奖、早产儿视网膜病变防治研究获得宋庆龄儿童医学奖,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何氏创新奖、中华眼科学会杰出贡献奖等。作为第一作者或指导者,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余篇。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三下午、周五全天(具体以挂号室出诊时间表为准,就诊前请电话预约,请患者于上午赴眼科门诊就诊,完成专家看诊前各项眼科检查。)
眼科咨询(08:00-17:30):-
预约电话(08:00-17:30):-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殿疯病挂什么科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底需要多少钱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cs/6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