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病例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病理检查

患者情况

患者女,63岁。因双眼无痛性视力下降以左眼为著3月余于年4月13日来我院眼科就诊。否认糖尿病、高血压、全身免疫性疾病病史。

诊治经过

眼科检查:右眼视力0.12,左眼视力手动/眼前。双眼角膜、前房、瞳孔正常;晶状体混浊分级N1、CⅡ、PO,玻璃体清晰。左眼颞下侧视网膜灰白隆起,累及黄斑;右眼下方视网膜灰白隆起,累及黄斑;双眼均未见视网膜裂孔。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联合吲哚青绿血管造影(ICGA)检查,左眼FFA后期后极部视网膜可见点片状强荧光,隆起视网膜与正常视网膜交界处可见荧光素积存;右眼未见异常荧光素渗漏。ICGA检查双眼均未见异常荧光。彩色超声检查,双眼可见玻璃体腔条状光带,未见实性回声。

实验室检查,风湿15项(-),梅毒、艾滋病抗体(-)。

临床诊断:(1)双眼视网膜脱离(原因待查);(2)双眼老年性白内障。行左眼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玻璃体切割手术。手术中发现颞下侧周边视网膜2个视盘直径的红色新生物(图1),

行视网膜新生物切除、视网膜复位、激光光凝、硅油填充。切除的视网膜新生物组织病理检查,可见血管增生和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图2)。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血管内皮细胞CD31(++)(图3),神经胶质细胞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图4)。

修正诊断:

(1)左眼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RVPT);

(2)左眼渗出性视网膜脱离;

(3)右眼视网膜脱离(原因待查);

(4)双眼老年性白内障

讨论

RVPT是一种少见的视网膜疾病,Henkind和Morgan于年首次报道,此后国内外学者陆续对其进行了临床总结。RVPT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多见于颞下方周边视网膜;病灶呈红色或橘红色,可伴有视网膜下液、色素上皮衍生等并发症。组织病理检查主要成分为神经胶质细胞增生和新生血管形成;免疫组织化学CD31(+),GFAP(+)。PoolePerry等通过特殊探针和免疫组织化学对RVPT细胞自然病程进行研究,认为“活动性视网膜胶质细胞肿瘤”名称似乎更符合RVPT本质,但尚有争议。Jakobiec等认为除了GFAP大部分神经巢蛋白阳性外,色素上皮细胞纤维和骨样化生同样是本病的诊断依据。本例患者视网膜新生物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CD31、GFAP阳性,因此可明确诊断为RVPT。

本病可根据新生物有无供养血管及血管有无扭曲或扩张状态与视网膜毛细血管瘤进行鉴别。一旦影响到视功能或者RVPT继续扩大,应进行干预,包括冷冻、激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治疗、手术切除等。临床上应根据RVPT的部位、厚度、直径采用单一或多种方式联合治疗。本例患者RVPT位于颞下周边视网膜,由于晶状体周边皮质混浊影响,未能在手术前明确诊断,白内障超声乳吸除玻璃体切割手术中发现并进行手术切除。病理检查确定诊断。

作者来源

作者:刘维锋赵雁之许丽萍

单位:医院医院(刘维锋、赵雁之),病理科(许丽萍)

来源:中华眼底病杂志年11月第32卷第6期

长按







































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费用
寻常型白癜风的偏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wh/596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