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

微助点病例分析

刘某某,女,62岁。平素胃中不适,饮食稍有不慎即满闷、撑胀,隐痛。平素喜食热饮、身体困乏,大便时干时溏。断断续续服用过酵母片,胃舒平、多酶片,大黄苏打片,三九胃泰等药。半月前因饮食不慎致胃中胀满,饮食大减,嗳气频作,肠鸣便溏,矢气较多,乏力。由于服用西药效果不显,特请中药治疗。现见胃脘撑胀,满闷,不知饥,不欲食,日进食半斤左右,恶食生冷凉食,食后嗳气频繁,肠鸣漉漉,夜里睡眠不好,大便溏薄,小便清长。舌质淡,舌体稍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检查:

胃镜提示:慢性红斑渗出性胃炎。

胃窦部活检: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诊断:

中医诊断:胃痞(脾胃气虚)。

西医诊断:1、慢性红斑渗出性胃炎;

      2、重度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

药方:

党参12g,白术10g,茯苓15g,陈皮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乌药10g枳壳10g,焦三仙各12g,丹参15g,赤芍12g,甘草3g。15剂,水煎服。

二诊

胃脘胀满减轻,食欲较前转佳,嗳气明显减少,睡眠较差,舌体稍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药方:

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橘红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乌药10g,枳壳10g,郁金10g,薏苡仁30g,夜交藤30g,焦三仙各12g,甘草3g。18剂,水煎服。

三诊

诸症减轻,胃部不撑不痛,食欲尚可,但稍多食即胀满,睡眠易醒梦多,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药方:

党参10g,白术10g,茯苓15g,橘红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乌药10g,夜交藤30g,酸枣仁15g,龙骨15g,焦三仙各12g,甘草3g。7剂,水煎服。

四诊

胃部无不适感觉,睡眠较差。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药方:

红参6g,白术10g,茯苓15g,橘红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10g,厚朴10g,乌药10g,桂枝6g,赤芍15,川芎10g,良姜10g,枣仁15g,节菖蒲10g,远志10g,夜交藤30g,甘草3g。42剂,水煎服。

五诊

胃脘基本不满不痛,体质较前明显好转,睡眠仍不佳,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药方:

红参6g(先煎),白术10g,茯苓15g,橘红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酸枣仁15g,川芎10g,知母12g,丹参15g,桃仁10g,夜交藤30g,乌药10g,甘草3g。27剂,水煎服。

六诊

胃部不适症状基本消失,偶于饮食不慎诱发,睡眠时间较短,时觉气短,舌淡,苔薄,脉细缓。

药方:

红参6g(先煎),白术10g,茯苓15g,橘红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酸枣仁15g,川芎10g,丹参15g,桃仁10g,夜交藤30g,乌药10g,枳壳10g,元胡10g,山楂15g。20剂,水煎服。

七诊

胃镜复查示:食道、贲门正常,胃底后壁可见散在陈旧性出血点,胃体正常,胃窦蠕动佳,幽门开闭情况良好,诊为浅表性胃炎。活检肠化消失,萎缩性胃炎消除。拟用下方巩固疗效。

药方:

香砂六君子汤加减红参6g(先煎),白术10g,茯苓15g,橘红10g,半夏10g,香附10g,砂仁8g,厚朴10g,酸枣仁15g,知母12g,桃仁10g,桂枝6g,赤芍12g,夜交藤30g,山楂15g,甘草3g。10剂,水煎服。

治疗结果:

胃脘不适症状基本消失,精神好。随访半年,病未复发。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世界卫生组织确认的胃癌前病变,临床治疗需要半年左右,方可治愈。

张正杰主治中医师,毕业于河南中医学院,师从国医大师李振华。河南省中医、中西医结合脾胃专业委员会委员,郑州市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委员。河南省卫生厅主管的养生杂志《百岁养生》养生顾问。擅长用中医药治疗常见病,多发病,老年病,尤其擅长治疗脾胃病、胃肠病等。如顽固性口腔溃疡、唇炎、咽炎、食道炎、各种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慢性萎缩性胃炎、肠炎、便秘、神经衰弱、妇女更年期综合征、失眠等疑难杂病,效果显著,深受患者好评

更多中医保健知识欢迎搜索







































北京看白癜风费用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zz/28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