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曹操是奸雄枭雄,哪么司马
历史从这里走过。今天说一下司马懿,通过电视剧我们对司马懿了解了很多,但是他的雄心和抱负在少年时就已经隐藏很深了。人言曹操“奸”,实际上,曹操的“奸”远不如司马懿。曹操“奸”却“雄”,司马懿却“奸”不“雄”,只“鬼”。所以,司马懿从踏入仕途到夺取曹魏政权,靠的就是两个字“奸鬼”。
司马懿,字仲达,生于汉灵帝光和四年(年),死于齐王曹芳嘉平三年(年),河南洛阳人。先祖司马钧在西汉任过将军,父亲司马防曾任东汉灵帝的京兆尹。在家中,司马懿为老大,下有一弟。司马懿不像曹操能够登高而赋,手不释卷,是文武全才。他不太爱读书,但禀赋极高,说话做事异常沉稳,往往出人意料,而且长得仪表堂堂,神光内敛,丰润秀逸,因而在京城贵族子弟中,他的口碑极好,公认是出类拔萃的人才。
相传,司马懿十五岁那一年,有一相士对司马防说:“你的两个儿子,只有老大最贵,前途无量,不仅贵在己身,还福泽后代。”但一直到二十岁了,司马懿还未入仕,在家闲着。原因有二:一是天下大乱,皇帝蒙尘,汉室将倾,使司马懿失去了按正常程序人仕途的机会;二是天下各路诸侯正在混战,谁胜谁负,还难定论,他要看看再做决定。
曹操迁汉帝于许昌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大权在握。他就以天子的命令要在洛阳的文武大员的子弟出来做官,协助自己,巩固政权。出人意料的是,对曹操的这份好意,司马懿根本就不买账。曹操几次下令,他都置若罔闻,不予理睬。曹操派人质问司马懿,可他以自己有病为由推辞了,其实他是怕曹操成不了气候。曹操是疑心极重的人,他怀疑司马懿是瞧不起自己,是装病。于是,就派上几个心腹,身穿黑衣、面戴黑罩,潜人司马懿家中。曹操交代他们,真病就算了,如装病就把司马懿的人头提来。
司马懿的心眼不在曹操之下,他知道曹操不会放过自己,就索性装起病来,而且十分逼真,不住地呻吟,喘息不已。当刺客把白晃晃的刀子架在他的脖子上时,也纹丝不动。刺客以为他真病了,就放过了他,回宫向曹操汇报去了。说来也凑巧,司马懿就凭他的这种诡诈伎俩把曹家人骗得团团转,开始是骗曹操,使他不疑,几十年后骗曹爽,夺取政权。所以说,司马懿的“奸鬼”本领确是登峰造极。
不久,曹操东征西讨,左右开弓,擒吕布、败袁术,尤其是官渡一战,大获全胜,只用了较短的时间就平定了北方四州,势力远达关外。地宽、兵强、将广,天下人唯他马首是瞻。司马懿暗忖:此曹操真是了得。遂彻底定下追随曹操的决心。但他已几次拒绝曹操的招聘,现见曹操势大,就自己主动上门,这不免觉得自贬身价。因此,他故作矜持,专等曹操主动上门,再重任他。但这一次,司马懿失算了。曹操统一北方之后,今非昔比,谋臣如云,猛将如雨,也不再像过去那样为求人才,对人家低三下四。尤其是官渡之战后,曹操更是踌躇满志,不可一世。回到许昌,就以皇帝的名义下诏,命令所有在洛阳、许昌的贵族子弟出来当官,违令者斩。
司马懿无奈,只好和其他京城大员的子弟一样,由曹操政府里的主管人事分配的官员安排,在丞相府里当一般的参谋、办事人员。而曹操似乎把他忘了,既不找他出谋划策,也不重用他,使司马懿十分苦恼。有一天,曹操在相府与部下议事,司马懿也参加了。议事结束后,大家陆续散去,司马懿走在最后,曹操一见司马路,便猛喝一声:“司马懿!”这一喝,非同小可,司马懿吓了一大跳,连忙回过头来看看发生了什么事。可他这种回头的姿势与众不同,身子不动,把头扭过度,像狼回头找东西,看后面一样。
从相学上讲,人能自顾身后之物,乃贵人之相。曹操明白了:此人鹰视狼顾,非善良之辈。他一句话也没多说,就挥了挥手:“没什么事,回去吧!”司马懿听到曹操允许他回家,如获大赦,跌跌撞撞、昏头昏脑地回到家里。连续几天,他如坐针毡,度日如年,好像大祸就要从天而降。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没见有什么动静,他才吁了口气,缓过神来。
从那以后,司马懿明白了,曹操对自己起了疑心。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采取了求生自固之策略,隐忍。
本文来自网络,文中内容和观点不代表本白癜风援助活动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dzz/8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