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和教材编写者不妨有点数学意识从市
01
—
草船借箭时,周瑜多大年龄?
H老师的网课,小学五年级新课《草船借箭》第一课时:
老师首先播放了《三国演义》电视剧的片头。片头中有以下镜头(图片为单镜头拼接而成)
在对《三国演义》作了四大名著之一和“第一才子书”的历史地位简短介绍后,老师问“在刚才的视频中,你认识了哪些人物?”呈现PPT的同时,老师自说:“诸葛亮、周瑜、鲁肃和曹操。”
“这四个人物大家了解吗?如果让你给这四个人各做一张名片的话,你会在名片上写些什么呢?试着简单地写一写吧?”
图片中有“可以写人物的基本信息、外貌特征、性格特点、著名事件等”的提示。试问,名片是做什么用的呢?包括什么内容?名片是谒见、拜访或访问时所用,正常情况下,上面不会出现外貌特征、性格特点......另外,刚看了电视剧的片头,听老师介绍了一下《三国演义》的历史地位,此时孩子们凭借什么去写这些内容呢?外貌特征的话,是写演员的吗?
其实,我觉得老师这里的设计挺好的,唤起大家的好奇心,然后学习课文。但提问题引导学生的提示语还可以再斟酌。当然,这不是我要说的重点。
停留片刻后,老师说:“写好了吗?将名片收起来,保管好,我们通过后面的学习,来逐步完善后面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国演义,进入当时的景,去邂逅当时的人吧。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请大家读准课题《草船借箭》。这篇课文比较长,生字词也很多,请大家快速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词......”
静默片刻让学生读完课文,然后学习生字词。学到“丞”字时,老师提到诸葛亮:
学到“都督”的督时,出现周瑜。
老师问:“课文中谁是大都督?”
自答:“周瑜。”
接着说:“周瑜这个时候才28岁,是孙权这方的大都督,掌管了整个战区的兵马和军事部署。”
问题来了:老师是怎么判定周瑜的年龄是28岁的呢?
做出来的名片初步(第二课时中,Z老师做的名片只保留了人物性格)如下:
赤壁之战时,诸葛亮是27岁,周瑜呢?
诸葛亮与周瑜的生卒年月分别是:
周瑜(年-年)
诸葛亮(年-年)
感觉一道一二年级的数学题呼之欲出:
周瑜生于公元年,诸葛亮生于公元年。赤壁之战时,诸葛亮27岁。请问,周瑜多少岁?
小米不知道诸葛亮的生卒年月,她以周瑜去世的年岁和赤壁之战的时间来推算,则数学题为:
周瑜公元年去世,去世时35岁,赤壁之战发生于年,请问赤壁之战时,周瑜多大?
(看文的朋友,如果身边有小朋友,可以请小朋友算一算。ps:如果数学题这么出,孩子们应该挺感兴趣。)
根据课文内容,这里应该不需要呈现年龄。若要呈现年龄,老师是否应该先有所了解。也许老师有了解,但不知老师说周瑜28岁的根据何在呢?
孩子看了这样的内容,不了解三国的孩子会被误导;了解的孩子,会影响老师在他心中的形象。老师们准备网课很辛苦,被选中上课的都是优秀老师。不要因为这样的计算错误让自己的辛苦打了折扣,也误导了一市的孩子。
02
—
草船最快速度多少?
我接着又看了Z老师讲解的《草船借箭》第二课时的内容。在第二课的最后,老师比较了课后链接的《三国演义》原文,跟改写后的课文:
老师说的话我很认同:“《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值得千回看百回读。课文是根据《三国演义》相关内容改编的,一起来看看课后的阅读链接......边读边思考,阅读链接的内容与课文哪几个自然段相对应呢?
“你一定找到了,它与课文八九自然段相对应。那么,比较原著与课文,你有什么发现吗?相信细心的你一定会发现,相比课文八九自然段,原著中把诸葛亮称为孔明,孔明是诸葛亮的字,古代常用字来称呼他人。原著中还出现了毛玠,于禁二人,他们是曹操手下的军师,课文中没有提到。此外,阅读链接中对于人物的称呼也更加简洁,比如,可以用“操”来代指曹操,相信,你还会有更多的发现。另外,我们还可以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lyy/108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