奸雄曹操之雄一

前面咱们讲了很多有关曹操作为千古第一奸雄里“奸”的部分,下面侧重讲讲他“雄”的部分。

作为奸雄,曹操有着独特的奸雄的胆识。毛宗岗说:“孙权之兵事决于大都督,刘备之兵事决于军师,而惟曹操则自揽其权,而独运其谋。虽有众谋士以赞之,而裁断出诸臣之上,又非刘备、孙权比也。观其每运一计,其始必为众将之所未知,其后乃为众将之所叹服。唐太宗题其墓日:‘一将之智有余’,良然,良然。”(毛本《三国演义》第五十九回回评)“一将之智有余”,可以作为曹操雄才大略的定评。

先看第一个事例“自荐行刺董卓”(第四回谋董贼孟德献刀)。

在汉代末年,董卓是个紊乱朝政的奸臣。作为董卓的对立面,曹操和十八路诸侯在当时应该属于正义的一面。怎样对待董卓这个人物,很能考验各路诸不同的战略。

董卓入洛阳后,执掌朝权,汉朝政权旦夕难保。司徒王允假称过生日,设宴后堂,跟众大臣一起商讨对策。

酒至半酣,王允忽然“掩面大哭”,讲到董卓掌握大权,欺负皇上,自己一筹莫展,“吾等舍死,无益于国”。说到这儿,“众公卿尽皆掩面而哭”。

这时只有骁骑校尉曹操一人抚掌大笑,站起来说:“满朝大臣,夜哭到明,明苦到夜,焉能哭死董卓耶?”你们整天没完没了的哭,能把董卓给哭死吗?

王允听了,厉声责备他:“汝祖宗食禄汉朝四百余年,不思报本,反欲纵贼耶?汝去告变,吾等死亦汉家鬼也!”

曹操回答说:“非笑别事,笑众大臣无一计杀董卓耶。某虽不才,略施小计,可断董卓头,悬于都门外,以谢天下。”

原来曹操早就“有意图之”,多日来“进身以事董卓”取得了董卓的信任,这时他毛遂自荐,向王允借的家传七宝刀,决意入相府谋刺董卓,“万死无恨”。

这里有个小小的问题:为什么他非要向王允借刀?他自己也有刀剑,却要向王允借这把家传七宝刀。看来曹操的心思的确与众不同。他知道,自己去行刺董卓,有可能成功,也有可能失败。成功了当然很好,很光荣,但是失败了怎么办?他不得不有所准备,所以必须借这把七宝刀。

后来曹操果然没杀成董卓,在千钧一发之际,他马上跪下来把这把七宝刀献给董卓。你想,如果他用的是一把普通的刀剑,这一招就没法使了。这就是曹操与众不同的地方。这样他才能瞒过董卓,得以脱身。

行刺行动虽然失败了,但是比起那些只知道掩面大哭而无所作为的众大臣来,曹操无疑显出有胆有识,有勇有谋,高出众人一筹,成为汉末政坛冉冉升起的一颗耀眼的明星。

当然,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么做不过是匹夫之勇,是拿自己的生命去冒险,连“一将之智”都够不上。对曹操来说,这是仅此一次,下不为例。他后来渐渐明白,自己生命的价值远远比干这种冒险的事情高多了。但是仅仅这一次,也可以看出曹操的与众不同。

(文章摘自郭英德著《读三国说英雄》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赞赏

长按







































白殿疯病早期图片
南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lyy/568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