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妈妈们要注意了
什么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或低体重出生婴儿的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病变程度从周边眼底轻微改变致视功能完全丧失不等,患病率在早产儿中约15—30%,怀孕期越短、出生体重越轻,患病率越高。平均出生体重克者,患病率40%,低于克者,患病率高达70—80%。常双眼发病,男女无差别。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原因
一般均有出生后在温箱内过度吸氧史。吸氧时间越长,发病率也越高。但也有认为是由高浓度给氧后迅速停止,使组织相对缺氧所致,与吸氧时间知短无关。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fetalhemoglobi)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fetalPO2)转入新生儿氧分压(neonatalPO2)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此外,母体贫血及多胎儿等,亦为早产儿视网膜病变发病的原因之一。
胎儿早期视网膜发育玻璃体动脉与脉络膜供给营养。胚胎mm时,玻璃体血管穿过视盘,同时有小分支自视盘伸周边视网膜。初时仅见于神经纤维层,晚期始达深层。正常胎儿在6~7个月时血管增生显著。早产儿视网膜尚未发育完整,以周边部最不成熟。处于高氧环境下,视网膜血管收缩、阻塞,使局部缺血、缺氧、诱发视网膜血管异常增生,从而引起渗出、出血、机化等一系列改变。异常增生的视网膜血管,穿过内界膜向视网膜表面发展并伸入玻璃体内,由于渗出玻璃体内血管机化,在晶体后形成结缔组织膜,亦可因牵引引起视网膜脱离。
美国MASIMO血氧监测技术能显著降低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几率。对于出生体重极低的早产儿,维持治疗血氧水平是防止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破坏作用的关键。但是,其他脉搏血氧仪技术缺乏必要的灵敏度和特效性,使临床医生无法准确测定新生儿血氧水平。这个问题在运动和低周边血流灌注的情况下尤为明显。
赞赏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lyy/62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