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见不同大开眼界匠心齐聚middo
编者按:
什么是大师?在眼底病防治的道路上,有一群执着的前行者,任世事嘈杂纷繁,他们从未迷失本心,坚守一颗力臻完美的初心;他们从未满足当下,坚定一份执着细节的信念;他们从未停止先行,坚持一生探索创新的精神。
4月21日,朗沐携手读片大师,齐聚视界匠心,分享真知卓见,解读大千视界,深入探讨眼底疾病,共创疾病治疗新局面。他们坚守最珍贵的执念,他们坚持最极致的追求,这正是大师的匠心之道。让我们跟随大师,“洞见不同,大开眼界”!
大会主席复旦大医院徐格致教授
上海交通医院孙晓东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彭晓燕教授
参与此次读片(大师)会分享的有来自首都医科医院的彭晓燕教授,复旦大医院的常青教授,医院的陆方教授、张美霞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的文峰教授、丁小燕教授,上海交通医院的俞素勤教授。会议由首都医科医院的刘月明医医院的石璇医生共同主持。
白血病患者眼部病变彭晓燕教授首都医科医院
白血病作为严重的血液疾病,时常会波及眼部引起眼内受累。眼底检查常提供丰富的信息,可了解血液的状态、白血病对眼内组织、对中枢神经系统的侵犯、机体的免疫状态及预后的好坏程度。
当CNSL累及眼部,常常引起患者视功能的损害。浸润后,累及视神经及鞘膜会造成视盘水肿,同时脑脊液中白细胞异常增殖,其流出不畅常导致颅内压升高,造成视乳头水肿。查体可见视功能障碍,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视野缺损、复视或远视。CNSL造成的视乳头水肿在眼底表现各异,与其病期有关。临床可结合病史,通过FFA、超声、CT及腰椎穿刺结果帮助诊断。绝大多数视盘水肿仅累及一只眼,其单眼视盘水肿是由眼内或眶内局部病变所致。
眼底检查可观察到血液状态,观察到白细胞髓外侵犯的两个重要部位:眼和中枢神经系统,若中枢神经系统受累,一般预后较差,为确定白血病的复发和指导治疗提供重要的无创性信息。
异曲同工:疑难眼底病阅片思维的探索文峰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文峰教授谈到,阅片思维很重要。一例50岁女性,初诊时右眼闪光感伴轻度视物变形半年,眼底可见一浅淡病灶。视力由初诊时的0.6→0.2(1年后)→0.1(13月后)→0.01(2年后),分析原因为CNV的发生和进展导致其视力下降,激素及抗VEGF治疗不佳。
本病例特点如下:中老年人;黄斑持续存在的浅淡病灶;中心凹受累对视力影响小;ICGA全程弱荧光,晚期明显,细齿状边缘;并发CNV。那么,究竟是什么问题呢?是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吗?但病程不符。匍行性脉络膜炎呢?似乎也不像。
文教授谈到,继发CNV患者的治疗,用单克隆抗体效果不好,用康柏西普效果可能更好,这是这个病例带给我们的启示。眼底病临床诊治思辨的探索在于捕捉异常,积累病例,从中提炼特征并文献检索,寻同差异后进行思辨创新,从而能从1个罕见的临床病例,归纳出1组特征,进而总结出1种疾病的特征。
Deception陆方教授医院
陆方教授的病例则告诉我们,眼底的改变可能不单纯,要小心其背后隐藏的秘密!
16岁青年男性,既往双眼斜视2+年。本次就诊发现左眼视力差3月,诊断为左眼陈旧性视网膜病变;双眼葡萄膜炎。2周后,患者左眼视力急剧下降至手动。眼科检查结果如下:
检查发现患者游离甲状腺素、生长激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及泌乳素显著升高,身高体重近日快速增长,且出现特征性改变。MRI也发现其鞍内及鞍上肿块伴囊性坏死。这些表现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这些激素水平改变已经提示了我们病变可能发生的部位,对患者做详细的身体检查和实验室检查,也许就能发现结果!
视网膜疾病一例——如果可以重来丁小燕教授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
一例因“左眼视朦1周”入院的年轻患者,眼底检查可见有一肿物。检查后初步考虑为视网膜血管增生性肿瘤(RVPT),然而随后,患者出现视力下降,抗VEGF治疗+激光治疗后病情得到控制。这仍然要考虑RVPT吗?3月后,患者眼底完全窥不进,VA:FC/40cm,可见白内障,玻璃体混浊及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术中观察到玻璃体液树枝样分层,闭塞样血管炎,玻璃体皮质增厚,颞下方实性占位病变伴大量增殖,眼内液弓蛔虫IgG(+)。
丁教授进行了临床研究发现:
1.眼弓蛔虫患者在激素使用过程中会出现反复发作视网膜毛细血管炎;
2.动态B超十分重要;
3.需要在裂隙灯下仔细观察是否真的是白内障;
4.此外,80%患者均为周边肉芽肿型,到底应该如何分型还待考证。
雾里看花常青教授复旦大医院
患者因“右眼黑影飘动两周”入院检查。首次检查怀疑有寄生虫感染,但实验室检查结果为阴性。复诊时补充醉蟹、生鱼片食用史,且服用后立即出现口唇麻木,发热及视物模糊。但寄生虫检查结果一直为阴性。给予患者强的松口服+甲强龙球旁注射得到缓解。2月后,患者出现右眼上方视野缺损,右眼视力0.8,玻璃体炎症好转,渗出减少但视网膜4-7点脱离,范围扩大,考虑并发孔源性脱离,给予冷凝外加压术,术后视力有明显提高但随即又再次下降(0.4→0.8→0.4),伴明显视物模糊、变形。玻璃体炎症明显,房水抗弓蛔虫lgG弱阳性。
整个病情变化OCT对比图:
我们通过UBM可以清晰的看到整个病程变化的过程。
一波三折的病灶演变,详细询问病史、查体才是能够最终明确诊断的关键!
眼底病变一例
——重山万叠烟如雨,至此来路是归途
张美霞教授医院
张美霞教授带来一例极为特殊的病例,患者病情神秘,症状反复发作,常规治疗竟对它无可奈何。张美霞教授并没有为之气馁,也没有墨守成规,而是大胆发现,勤加思考,最终功夫不负有心人,从错综复杂的病情中,梳理出一条规律,并由此入手,发现了疾病的真正元凶,使患者彻底治愈!正如张美霞教授本次演讲的标题所言,在烟雨茫茫的千重万叠奇峰峻岭中,找到了那真正而唯一的归途!现在是不是对这一奇特病例和其中隐含的规律充满了好奇呢?不要心急,敬请期待张美霞教授不久将会发表的最新研究成果吧。
OCTMystery俞素勤教授上海交通医院
俞教授带来了一组名为急性渗出性多形性卵黄样黄斑病变(AEPVM)的病例。
该病最初由Gass命名,大多双眼发病,且较对称,眼底表现为多个、多形性的卵黄样病灶,分布在黄斑或其周围,这些病灶的自发荧光具有特征性改变,呈高自发荧光,而FFA及ICG则不特异,SD-OCT中可见病变位于视网膜神经感觉层下,表现为相对比较均质的中高反射信号。
俞教授总结到,卵黄样病损可见于多种眼底疾病,由于各种原因(视细胞外节、细胞内基质、RPE功能异常等)造成外节膜盘不能为RPE正常吞噬清除而在视网膜下过度堆积,形成卵黄样物质,因富含脂褐质而呈现高自发荧光。病变转归包括自行消退、纤维化、继发CNV或萎缩。AEPVM可为特发性或与全身疾病相关,临床诊断中尤其需要排查肿瘤相关疾病。
小结全天7个精彩讲题让与会专家大呼过瘾,众讲者各具特色,但都能呈现如此精彩的分享,源于他们对未知领域强烈而持久的好奇心。朗沐,秉承大师精神,突破不止,作为唯一眼科抗VEGF药物入选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并在去年荣获了被誉为中国工业的“奥斯卡”的“第五届中国工业大奖”,跻身“国之重器“。
我们只要保持跟大师一样的热忱去付出和思考,眼底大千视界便会精彩呈现,一起尽情探索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lyy/8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