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临床诊断浅谈

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C%97%E4%BA%AC%E4%B8%AD%E7%A7%91%E7%99%BD%E7%99%9C%E9%A3%8E%E5%8C%BB%E9%99%A2/9728824?fr=aladdin

一、前言

近年来,随着临床静脉导管的留置,机械通气等侵入设备,免疫抑制药和抗生素滥用现象,血流感染的发病率逐年上升。血流感染是众多临床感染中一种严重形式,及时有效的发现感染体征并确定感染源头,对于感染的控制与治疗是非常关键的。今天来和大家说一说基本的临床感染实验室检查知识。

二、血流感染的分类与定义

血流感染(BloodstreamInfection,BSI)是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物在循环血液中呈一过性,间歇性或持续性存在,对机体造成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在介绍血流感染的临床诊断以前呢,我们先来看几个概念。

很多人对于血流感染涉及的几个概念和分类区分不清,例如菌血症、败血症、毒血症、脓毒血症等,分不清这几种分类谁先谁后,谁的致病性更强等。

其实,这几种分类,是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来区分的,依次为:毒血症,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

1、毒血症(toxemia),是指病原菌在侵入的局部组织中生长繁殖后,只有其产生的外毒素进入血循环,病原菌不入血。毒素经血到达易感的组织和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例如白喉、破伤风等。

2、菌血症(bacteremia),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流中生长繁殖,只是短暂的通过血循环途径到达体内适宜部位后再进行繁殖而致病,例如伤寒早期有菌血症期。主要发生在炎症的早期阶段,因肝脾和骨髓的巨噬细胞可迅速组成防线,以清除细菌。

3、败血症(septicemia),其实就是菌血症的严重情况。当菌体毒性很强或(和)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机体在细菌侵入血流初期不能将其代谢,那么就会导致严重的败血症。即病原菌侵入血流后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的全身性中毒症状,例如高热、皮肤和黏膜淤斑、肝脾肿大等。鼠疫杆菌、炭疽杆菌等可引起败血症。

4、脓毒血症(pyemia,又称脓毒症,脓毒败血症),又可理解为败血症中的一个特例。败血症伴有多发性脓肿而病程较长者称为脓毒血症(pyemia)。败血症如未迅速控制,可由原发感染部位向身体其他部位发展,引起转移性脓肿。严重者发生感染性休克和迁徙性病灶。常见的致病菌有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肺炎链球菌或肺炎克雷伯菌等。

三、临床怀疑血流感染,送检

临床对于怀疑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分3个层次:1、是否为感染性疾病2、确定感染部位3、尽可能确定感染病原体。

血流感染是一种全身性感染,临床上常缺乏特异性表现,多可出现各系统器官感染的症状体征。临床医生往往初步根据这些体征,如:发热(38℃),寒战,低血压,少尿等症状,结合病人有无感染史,免疫力是否低下,甚至是否有皮肤破损史等病史,考虑要不要给患者做相关血流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四、血流感染的实验室检查

1、血培养

血培养仍是临床对于血流感染诊断的金标准。对于常见血流感染病原菌来说,48小时内即可提供结果。部分病原菌,如苛养菌等,可能需要5天左右。目前血培养大都采用全自动血培养鉴定及药敏仪,血培养极易被污染,影响培养结果,因此对于检验人员来说,我们需要把关的重点,就放在了血培养前的标本采集部分。

1)最佳采集时间:启动抗生素治疗前采集血液。尽可能在寒战和发热前30分钟采集血液,如果对发热情况预估不准,最好在发热初期尽快采集血液

2)采集准备及部位:血液培养必须特别强调严格消毒:皮肤消毒要谨慎,成人采用氯己定做皮肤消毒:其次培养瓶的消毒,75%乙醇消毒,60秒待干。

3)采血:每瓶8-10ml血液量。成人每套血培养至少2瓶,一个需氧瓶,一个厌氧瓶;儿童1-2个需氧瓶。采得的血,首先注入需氧瓶,其次是厌氧瓶

4)送检保存:采集后应两小时以内立即送检,常温转运,禁止冷藏

2、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

CRP在血流感染初期开始升高,PCT在血流感染时显著增高,均可作为血流感染的早期诊断依据。同时PCT数值与疾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也是判断预后的良好指标。

3、细胞因子及黏附分子

可能部分单位并没有开展细胞因子检测,但IL-1β,IL-6,IL,-8,TNF-α对于早期诊断新生儿血流感染有重要意义。

4、1,3-β-D-葡聚糖

真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的1,3-β-D-葡聚糖明显升高,作为真菌感染的临床指标。

五、临床血流感染常见病原微生物

血流感染的病原体来源广泛,小到皮肤脓肿破损、机会致病菌,大到静脉置管,尿路插管,呼吸道感染等,还有部分病原菌来源难以确定。常见菌种有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金葡菌、链球菌属,大肠埃希菌,沙门菌属、铜绿假单胞菌、厌氧菌等。

六、小结

身为检验工作者,在血流感染方面,我们不仅要做好血液培养的正确采集与培养,还要就分离培养出的病原体进行药敏试验,主动积极与临床沟通,指导临床抗生素等用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参考文献:

[1]王辉,任健康,王明贵.临床微生物学检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8-12

[2]赵敬焕,刘迪,李亭,血流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2(5):-

[3]刘洋,万腊根,余阳,血清降钙素原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血流感染鉴别诊断的价值[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13(3):-

检验视界网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z/1212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