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文姬中曹操形象你了解多少

关于郭沫若历史剧《蔡文姬》中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阅读感受、认识与理解

让我们看看不同角度的观点吧!

01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曹操的形象是谋权篡位,狡诈阴险的。按照当时的写作方法,刘氏为正统将曹魏排除在主流之外,即便曹操有令人认同的地方,在罗贯中笔下也是过大于功,而在《蔡文姬》中塑造的曹操出现了颠覆性的转变,他爱民如子知错能改,心胸宽广。曹操这个人有优有缺,不能因为曹操的缺点就彻底将他列入奸诈的行列。

《蔡文姬》中借董祀之口,描绘出了当时太平盛世的景象。“丞相爱兵如子,视民如伤”从这里可以看出曹操足智多谋并且对兵法十分了解,同时他也十分体恤士兵,战争也是曹操不愿看见的,不愿让战争发生,就算有战争发生,他也会尽力安抚那些流离失所的人们,让他们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

历史上曹操赎蔡文姬归汉,一方面是因为曹操与蔡邕私交甚好,二是曹操担心蔡邕没有子女送终,于是才重金使文姬归汉。而在《蔡文姬》中却改编了这个故事,曹操是为了国家文化的发展,需要蔡文姬来完成《后汉书》的编写,于是才将蔡文姬赎回,从这里可以体现出曹操对人才的重视和爱才之心。

郭沫若在《蔡文姬》中对很多真实的历史进行了改编,也会曹操这个人物进行了正面形象的塑造。

——中文1班刘妍彤

02

历史上的曹操是一位文武兼备很有作为的英雄。然而宋以后,由于封建正统思想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曹操被逐渐描绘成一个篡汉逆臣、嗜杀多疑、诡谲狡诈的反面人物。以郭沫若丰富渊博的历史知识和诗人兼剧作家的才情,想要重新塑造一个基本符合历史真实的正面版的曹操,他写《蔡文姬》的目的正如他所说的就“是想为曹操翻案”。他很想把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形象生动地层现在观众面前。他写了他“以天下之忧为忧,以天下之乐为乐”,写了他文韬武略出众,作风俭朴,待人平易,颇具平民风度,且胸襟开阔,知错必纠的一面,写了他不拘一格惟才是举的用人策略和大力进行文化建设的治国方针等等。但他很少把曹操放在全剧矛盾冲突的中心位置上,剧中的曹操形象基本上尚未脱尽概念和苍白,作为一个艺术形象他还没有立起来、活起来,起不到翻案的作用。

——中文4班张富饶

中文3班倪铖

从现实政治问题出发,到“历史”中寻找事件和人物,作为对现实发言的依托,是郭沫若历史剧构思的基点。蔡文姬中曹操的形象也是这样。曹操的形象是影射现实的。曹操在剧中,一反传统文学中的白脸奸臣形象,成了一个极为成功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曹操剧中的形象与历史是相符的,曹操文治武功的真实是“依托”。但是在形象的塑造上却是平面的。郭沫若在给曹操翻案时有些“用力过头”,把曹操变成个毫无缺点的正面形象,是夸张了的,有政治目的的。但对于曹操在历史上的真实形象的认识是有帮助的。

前三幕无曹操,但从交谈中流露出曹操的明主形象。手下的人才是“心悦诚服”,百姓是“箪食壶浆,以迎王师”。第四、五幕曹操才出场,出场即是卞式补被,曹操念诗。全剧对曹操的唯一的负面描写是其听信周近谗言,下了一道殇令。但对于曹操来说,杀伐果断也不失为优点。加之,最后曹操也及时纠正了错误。曹操是有伟功而能改过。

正如蔡文姬是融合了郭沫若自己,曹操的形象中也应是融入了他对于“明主”的期望,是理想的现实化。郭沫若通过曹操这个人物形象,诉出了自己的政治诉求。

中文2班孙垚

关于曹操人物形象的分析

曹操主要出场接近剧本后半段,但作为全书的第二核心人物,他的形象也是十分突出的。郭沫若先生主要把他也为他正名,塑造了一个比较纯粹的诗人形象,抛开了历史上对其的过多定论。但是我们也不难在蔡文姬回汉的波折中看出其他的多重性格。首先以曹操让蔡文姬回汉的目的来看,为了修撰《后汉书》以及对蔡邕学识的高度评价还有包括文姬在归汉途中的对其文章的点评来看,不难看出作者想要赋予曹孟德的一种主要身份。但在其他人的映衬之中,也不难看出曹孟德的其他政治上的复杂性格,在董祀事件的种种表现中将曹孟德的多重形象描述到极致。以至于最后左贤王以及赵四娘的死是必然的,儿女的留汉以及与董祀的借配更是必然,更能很好的刻画了曹孟德在当时的“专修文业”的业绩,强化了作者想赋予他的身份。

希望大家一如既往,让我们看到更多的优秀学习成果,我们将继续为大家推送!

固定布局工具条上设置固定宽高背景可以设置被包含可以完美对齐背景图和文字以及制作自己的模板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cs/86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