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具门罗个性的小说共同体

《亲爱的生活》(精装)艾丽丝·门罗著

姚媛译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诺贝尔文学委员会主席佩尔·韦斯特伯格所说:“《亲爱的生活》是一部最具门罗个性的作品”。在当天的首发式上,加拿大驻华大使馆公使唐兰发表致辞,称艾丽丝·门罗是加拿大国宝级的作家,她的小说描绘了安大略省的小城生活,语言平实,但是把人们的生活状态反映出来。因此她被称做当代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而有评论家把她描述为“我们时代的契诃夫。”《亲爱的生活》中最令人惊艳的部分在于最后四篇被归入具有自传性质的小说。门罗说:“就情感而言具有自传的性质,尽管有时并不完全是对真实事件的叙述”。在这四篇作品中,门罗第一次写到了自己的童年,从中我们得以窥视门罗的童年与成长。这四篇读起来有种梦幻感,来自她童年的碎片化、模糊的片段、懵懂的时刻。小说中细节不断延展、情绪不断放大、事件不断重述,每一句话的背后都是一个精微的世界。跟随着门罗的视角和她周围世界的变化,展示了门罗细致入微的观察天赋,以及追寻短短瞬间情感的惊涛骇浪的能力。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门罗接受第一个电话采访时曾说:“我希望读者从《亲爱的生活》开始读我的小说,这是我最好的作品”。无论读者对门罗的熟悉程度如何,通过《亲爱的生活》最终可以理解她是如何成为一名作家的。小说家里的艺术家当天的首发式上,戴锦华首先提出,阅读门罗让她直接唤起了阅读契诃夫的感想。她说:“门罗的作品当中,好像我们都是在梦中,但是没有一个梦是能够带我们飞离这个现实的。”她认为,门罗的作品当中有非常强烈的当代性。但同时让人“强烈地感觉她在呼唤十九世纪的幽灵。”她认为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之一是她描述一个小镇,那个小镇的生活。“契诃夫的作品当中有一种银灰色的雾,像雾霭一样的东西,给你没有达到窒息,没有达到绝望,但是它阻隔着你,好像囚困着你。我最早读到门罗的作品是《逃离》,她的作品一直讲逃离,但是实际上人们好像没有逃到哪去,或者人们因为逃走而自己制造了那种永远不能弥补、永远不能挽回的东西,这种氛围,我感觉这是曾经十九世纪文学给予的,曾经在这种极端的二十世纪被改变。而门罗在她的小说当中,借助加拿大小镇,给这个幽灵赋予新的非常美丽的文学视角。”戴锦华说。学者止庵认为,门罗小说最好的阅读方式是一天一篇地读,这样收获最大。他说:“我理解门罗是这样的作家,第一,门罗的作品内容可以跟我们每个人的人生,在某一点上呼应起来,所以读她的作品有对自己恻隐之心的感受。门罗跟我们之间在情感上或者人生的阅历上有一点相通之处,这在当代作家里面很少有的。但是另一方面,门罗又是小说家里面的艺术家,每部小说都是一个艺术品,这两点很难搁在一起。一般来讲,能跟大众相通的东西比较粗糙,精细的东西都是孤芳自赏的。但是门罗最大的好处,我觉得就在这点,她把人生体验做成了一个艺术品,这样的作家在当今世界绝无仅有。”写作生涯集大成之作戴锦华认为,二战前后的几十年当中,所有作家都在做一件事,就是尝试穷尽或者创造、探索文学的可能性。但门罗的努力却在大家遗忘的地方,或者大家认为不可能的地方。“不可能,一个是说她使用的语言,这个语言是日常生活的语言,不是透明的语言,不是刻意的语言。透过这些语言我们好像看到了一些活着的人、活着的生活,这些人丝毫都不奇怪,这些人都是凡人琐事。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上,所有人看到可能性的同时,被否决了的,曾经被认为文学唯一可能的地方,她再次展示了这样的文学,人们曾经认识的文学仍然是可能的,我觉得这是我阅读《逃离》和《亲爱的生活》共同的特点。”她说阅读门罗有一个非常强的感觉,就是门罗告诉人们文学仍然可能:“而文学的可能不在于我们必须通过实验性的创造,而是相反的,我们在某种回归当中,而且也是在个人的非常独特的生命经验和才气,一个艺术家与生俱来的才气。”据悉,《亲爱的生活》的十四篇最新作品中,门罗再一次将生命注入她笔下的角色和休伦湖旁的小镇之中,短小且无拘无束并超越时代的小说呈现出生命的本质,以充满同情的笔触书写了平淡无奇的生活中可能面临的出乎意外、不可预测的现实。这部作品充满了门罗清晰的视角和无与伦比的叙事天赋,这些小说关乎离别或者回归,事故或者危险,虚虚实实,描绘了一幅生动而永恒的关于平凡的生活如何变得诡奇而不平凡的画面。《亲爱的生活》堪称门罗写作生涯的集大成之作。

本文资料经深圳商报授权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深圳商报驻京记者田泳

深圳报业集团出版社







































北京中科白殿疯怎么走
北京那家医院治白癜风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lojkk.com/wazz/761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